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内镜检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部位、胃黏膜表现及内镜诊断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该院行白selleck激酶抑制剂光内镜检查(WLE)和Hp检测的1 1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Hp阴性组(608例)和Hp阳性组(499例)。以病理结果为诊断EGC及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分析Hp感染对EGC及癌前病变部位、内镜下表现及诊断的影selleck抑制剂响。结果 Hp阳性组中,检出EGC及癌前病变64例,病变以胃窦(45.31%)及胃体(26.56%)多见。Hp阴性组中,检出EGC及癌前病变62例,病变以胃窦(37.10%)及贲门(37.10%)多见。WLE下观察,存在结节或隆起、充血、糜烂及溃疡为Hp阴性EGC及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存在结节或隆起、糜烂及溃疡为Hp阳性EGC及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虽溃疡为EGC及癌前病变的最强危险因素,但Hp阴性组O■值为26.86,高于Hp阳性组的14.43。进一步分析Hp感染对WLE诊断EGC及癌前病变的影响,Hp阳性组的灵敏度为78.13%,特异度为82.99%,均低于Hp阴性组的80.95%及87.91%。绘制WLE诊断不同Hp状态EGC及癌前病变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Hp阴性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高于Hp阳性组的0.74。结论 Hp感染不仅可改变EGC及癌前病变的发病部位,亦可影响WLE下病变黏膜表现,进而增加诊断EGCAnti-periodontopathic immunoglobulin G及癌前病变的难度。

端粒及线粒体自噬与细胞衰老关系的分析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周期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减少,伴随生理功能和增殖分化Hereditary thrombophilia能力的衰退,这种现象称为细胞衰老。随着近期对细胞衰老的深入研究,人们掌握了关于细胞衰老的众多生理机制,其中就包括端粒学说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学说。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Lorlatinib生产商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包括富含G的核酸重复序列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有丝分裂的生物钟,端粒长度与细胞衰老关系密切,端粒损伤是诱导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并产生ATP的重要场所,是细Bafilomycin A1 IC50胞“能量工厂”,其质量、活性改变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衰老细胞中线粒体自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清除损伤的线粒体,从而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分析端粒、线粒体自噬的生理机制,阐明二者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

基于复杂网络探析针灸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临床规律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探析针灸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临床规律,为临床治疗取穴及刺激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20年中国知网、万PF-6463922使用方法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针灸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multiple mediation运用SPSS25.0,SPSS Modeler18.0及Gephi0.9.2分别进行疗效指标、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Roxadustat试剂。结果:纳入46篇文献,共提取49条针灸处方,涉及64个腧穴、12种针灸治疗方法。针灸疗法结合降压药应用频数最高,各疗法治疗后均可有效降低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P<0.05)。使用频数最高的腧穴为百会,经脉为督脉,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是三阴交-内关和百会-内关。针灸处方包含百会、四神聪、风池、安眠、完骨等16个核心腧穴。社团分析显示针灸处方具有按照穴位功效、所属部位及经脉属性进行配伍的3个主要规律。结论:针灸疗法结合降压药是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百会、四神聪是其主要核心腧穴,腧穴配伍以调和阴阳为原则,远近配穴和辨证配穴相结合。

基于数字化药学模式比较降压类带量采购药品与原研药品

目的 为了运用量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估24种带量采购降压药与原研药品的优劣势,利用评价分数为医师和患者的VX-765试剂用药指导以及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中量化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与优化,借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Embased、PubMed、Metstr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及美康MCDEX、药智数据、Up To Date、医脉通等指南检索工具以及其他数据库,对24种带量采购中选与abiotic stress原研降压药品按照优化后的量化评价体系进ABT-199溶解度行量化评价。结果 24个降压药中,仅有4种原研药品评价分数>带量采购中选药品评价分数,分别为非洛地平片、福辛普利钠片、吲达帕胺缓释胶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评价分数存在差异主要为5项,分别为经济性、一致性评价、药品有效期、全球使用情况、生产企业状况。83%带量采购药品评价分数均高于原研药品分数,因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经济性具有绝对优势,原研药品经济性分数偏低,分数相差1~11分不等。结论 通过运用量化评价体系对带量采购降压药品进行药品综合评价,可综合评估带量采购与原研药品的优劣势,对降压药赋予数字化特征,评价分数可为医师及患者的用药指导乃至药事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亚慢性锰暴露致大鼠纹状体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改变的研究

目的锰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过量的锰暴露则会引起锰中毒,出现类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并且呈不可逆进行性发展,导致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然而,目前关于锰中毒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Baf-A1分子式年来,组蛋白乙酰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亚慢性锰中毒动物模型,筛选响应锰暴露的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位点,为进一步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在锰致大鼠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体重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80~100 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灭菌纯水)、低剂量染锰组(5 mg/kg)、中剂量染锰组(10mg/kg)、高剂量染锰组(15 mg/kg),MnCl2·4H2O和灭菌纯水按0.2 ml/100 g进行腹腔注射,5 d/w,1次/d,连续16周。染毒结束后采用液相二级质谱联用(LC-MS-MS)筛选纹状体中响应锰暴露的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位点,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验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检测纹状体中锰含量;采用pe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锰中毒大鼠纹状体差异性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位点的筛选:按高剂量染锰组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或降低1.5倍且P<0.05进行筛选,结果发现,纹状体中响应锰暴露的组蛋白H3乙酰化上调位点有H3K18ac、H3K9ac、H3K14ac、H3K23ac、H3K56ac、H3K79ac,下调位点有H3K27ac、H3K36ac。2.锰中毒大鼠纹状体差异性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位点的验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3K79ac修饰水平在各染锰组中均升高,H3K9ac、H3K14ac、H3K18ac、H3K56ac修饰水平在中、高剂量染锰组升高;H3K27ac、H3K36ac修饰水平在各染锰组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3K23ac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arbovirus infection。3.锰中毒大鼠纹状体中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与锰含量的相关性分析C59临床试验:纹状体H3K18ac修饰水平与锰含量呈正相关关系,H3K27ac、H3K36ac修饰水平与锰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亚慢性锰暴露可致大鼠纹状体中组蛋白H3K18ac修饰水平升高,H3K27ac、H3K36ac修饰水平降低,其与锰含量分别呈正负相关关系,组蛋白H3乙酰化修饰水平的改变可能在锰致大鼠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同浓度芒果素单钠盐对脂肪乳引起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芒果素单钠盐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经过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普罗布考,500 mg/kg)、芒果素组(80 mg/kg)、芒果素单钠盐低剂量组(40 mg/kg)、芒果素单钠盐高剂量组(8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继续基础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采取基础饲料喂养结合脂肪乳灌胃进行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连续进行8 w,分别于实验4、8 w后测量各组尾动脉收缩压;实验8 w后对各组称重并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ccident and emergency medicin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定全血黏度检测;处死各组大鼠,剖取肝脏计算肝脏指数后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剖取各组主动脉,经油红O染色后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芒果素单钠盐给药组可以明显减缓大鼠体质量增长、肝脏指数变化及收缩压升高大鼠血清中TC、TG、LDL-C、MDA水平明显降Q-VD-Oph低,HDL-C、SOD水平明显升高,血管组织中细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s-gsk1349572.html胞间黏附因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组织病理变化、主动脉斑块形成均有所改善。结论 芒果素单钠盐可以改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血脂水平,同时降低对肝脏、主动脉的损伤,呈现出剂量相关性。

白藜芦醇通过SIRT1/PGC-1α对高糖状态下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致足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研究目的:1.通过体内动物实验阐明高糖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致细胞凋亡可以损伤肾脏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症状的出现;2.通过体内动物实验明确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致线粒体损Entinostat采购伤是启动细胞凋亡机制的重要环节;3.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监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 alpha,PGC-1α)的相对表达情况,证实SIRT1/PGC-1α蛋白通路可以调控ROS的表达;4.通过体内动物实验证实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减轻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肾脏。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与分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白藜芦醇治疗组。正常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体积灌胃,白藜芦醇组给予溶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白藜芦醇制剂20mg/kg灌胃干预。2.肾功能评价:在干预10周末,收集24h尿液,取腹主动脉血及双肾,称取肾重。使用CBB法试剂盒检测24小时尿蛋白(24-hour urine protein,24h Upro),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3.肾脏病理形态及足细胞损伤评价: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一般形态变化,采用过碘希夫酸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及马松染色法(Masson trichrome stain,Masson)观察细胞外基质与肾脏纤维化改变;采用投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足细胞线粒体及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等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与免疫印迹检测Synaptopodin的蛋白定位及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Desmin蛋白水平,评估足细胞损伤Flow Panel Builder。4.肾脏组织SIRT1、PGC-1a蛋白表达及凋亡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SIRT1、PGC-1a、Bcl-2、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IRT1、PGC-1a、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1.白藜芦醇对SD大鼠肾功能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及24h Upro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Scr、BUN及24h Upro下降(p<0.05)。2.白藜芦醇对SD获悉更多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1)病理形态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肥大,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广泛增生。白藜芦醇组上述病变各有改善。(2)超微结构观察:正常组大鼠基底膜厚度均匀,足突形态规则,线粒体形态饱满,嵴结构清晰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基底膜不均匀增厚,足突融合、脱落,线粒体肿胀,基质稀薄,嵴紊乱。经过药物干预10周后,白藜芦醇组上述情况得到改善。(3)Desmin与Sypaptopodin的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esmin免疫组化检测表达增多(p<0.05)、Sypaptopodin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表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Desmin表达减少(p<0.05)、Sypaptopodin表达增加(p<0.05)。3.白藜芦醇对SD大鼠肾脏SIRT1,PGC-1α的蛋白表达及凋亡的抑制作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IRT1、PGC-1α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水平明显下降(p<0.05),Bcl-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9免疫组化检测升高、Caspase3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检测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SIRT1、PGC-1α蛋白表达增多(p<0.05),Bcl-2蛋白表达上升,Caspase9、Caspase3表达下降(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存在明显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白藜芦醇可以减少高糖状态下足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上调SIRT1/PGC-1α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ROS生成有关。

糖肾宝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miR-155和Ets-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155和Ets-1在糖尿病肾病(DKD)肾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复方糖肾宝的干预效果。方法 制备DKD大鼠模型。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糖肾宝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6只,药物干预12周。记录各组大鼠体重、随机血糖、肾脏指数;检测24h尿蛋白定量(24h UTP)、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病理组织学(PAS染色、透射电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miR-155、Ets-1、TGF-β1、IL-1β、IL-17A、FN、Col4A1 mRNA;Western blot检测Ets-1、TGF-β1、IL-1β、IL-17A、FClinical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Col4A1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1);随机血糖、肾脏指数、24hUTP、BUN、SCr均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出现DKD病理改变;miR-155、Ets-1、TGF-β1、IL-1β、IL-17A、FN、Col4A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Ets-1、TGF-β1、IL-1β、IL-17A、FN、Col4A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对比,糖肾宝低、中、高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体重均升高(P<0.01);随机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脏指数、肾功能、肾脏病理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各干selleck预组miR-155、Ets-1、TGF-β1、IL-1β、IL-17A、FN、Col4A1 mRNA表达均下降(P<0.05或P<0.01);Ets-1、TGF-β1、IL-1β、IL-17A、FN、Col4A1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厄贝沙坦组比较,糖肾宝各组BUN、SCr、体重、随机血糖、肾脏指数、肾小球体积及高剂量组24hUTP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宝高剂量组miR-155、Ets-1、TGF-β1、IL-1β、IL-17A、Col4A1 mRNA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FN mRNA表达水平与厄贝沙坦相当(P>0.05);糖肾宝各组TGF-β1、IL-17A蛋白,中、高剂量组Ets-1、IL-1β蛋白,高剂量组FN蛋白表达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Col4A1蛋白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1)。结论 中STM2457体外药复方糖肾宝能有效改善DKD肾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R-155和Ets-1的表达,改善肾脏炎症反应及肾纤维化有关。

紫丹酸B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糖代谢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紫丹school medical checkup酸B(TAB)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糖代谢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20 mg/kg)和TAB低、中、高剂量组(1、2、4 mg/kg),每组12只;另设给予普通饮食的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采用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耐量实验以及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含量评估小鼠糖代谢功能;检测小鼠肾脏系数和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血清中尿酸、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检测小鼠肾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购买NSC 125973量;观察小鼠肾组织的病理形态;检测小鼠肾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及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耐量AUC、血清胰岛素含量,血清中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肾组织中MDA、8-OHdG含量和TGF-β1、Fn、Col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selleckchem Ferrostatin-1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SOD、GSH-Px含量以及p-Akt、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堆积、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TAB各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逆转(P<0.05),病理改变减轻,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TAB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糖代谢和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kt/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ECM沉积,拮抗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有关。

活血益心方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探讨活血益心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1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物,并将两组病人与非冠心病人群的代谢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预测与疾病治疗相关的代谢通路。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具有特异的代谢谱,与非冠心病人群代谢谱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活血益心方干预后,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血清熊去氧胆GSK1349572研究购买酸、鞘氨醇、甲基丙二酸等9种物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去甲肾上腺素、丙酮酸、L-色氨酸等21种物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发现,活血益心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2型糖尿病、低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胆固醇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三羧IACS-010759化学结构酸循环、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氧化磷酸化。结论:鉴定出30个潜glucose biosensors在生物标志物,涉及2型糖尿病、HIF-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15条代谢途径,主要参与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乙酰化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揭示了疾病和中药复方干预后机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从代谢终端产物层面阐述了活血益心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为后续试验的开展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