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为纳米载体构建胶束增溶型滴眼液的实验研究

目的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发生。尽管一些眼病的详细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眼病的基本病因机制与炎症及氧化应激有关。然而有效的眼用抗氧化应激、抗炎药物在眼科临床仍然是一个急需满足的医疗需求。因此,需要研发能够显著抑制氧化应激损伤、防止过度炎症反应的新药物。本研究将探讨:1.两亲性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VA64(PolyPidnarulex IC50vinylpyrrolidone,VA64)首次用于构建眼部给药纳米平台的可行性;2.VA64与罗布麻宁(Apocynin,APO)构建的纳米制剂治疗干眼症并协同调控高迁移率群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1,HMGB1)信号通路促进损伤修复的可行性;3.为提高更多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将VA64作为混合辅料之一构建纳米给药系统的可行性;4.VA64-D-α琥珀酸生育酚聚乙二醇酯(D-αtocopherol succinate polyethylene glycol ester,TPGS)与秦皮乙素(Aesculetin,AES)构建的纳米制剂治疗白内障并协同调控HMGB1信号通路预防白内障发展的可行性。方法1.薄膜水化法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罗布麻宁胶束(APO-VA64),测定包封率、粒径电位优化处方,评价其储存稳定性、溶解度变化与体内外安全性与耐受性,考察其抗氧化活性、体外释放特性、在体角膜通透性及细胞水平安全性。2.使用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AC)构建BALB/c小鼠干眼损伤模型,荧光素钠、孟加拉玫瑰红染色后用裂隙灯观察眼表损伤及修复;测量角膜敏感度、泪液量,观察新生血管与灌注,评价角膜样本组织病理、扫描电镜及炎症因子表达。3.选用AES,构建载药聚乙烯吡咯烷酮VA64-TPGS胶束(AES-VA64-TPGS),以辅料比例、包封率等为指标优化处方,评价考察胶束储存稳定性、溶解度变化、体外抗氧化、体外释放、体内外安全性、角膜吸收特性及细胞耐受性。4.建立亚硒酸钠(Sodi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um selenite)白内障模型,按预定实验方案滴注各组药物,于预定时间用裂隙灯观察晶状体浑浊发展程度并评分;治疗结束后观察离体晶状体外观;检测晶状体氧化应激水平及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将健康Wistar大鼠的晶状体在37°C的细胞培养基中孵育2小时后转移至各组继续孵育24小时;检查外观后称量湿重,随后测定各组氧化应激水平表达差异。结果1.APO-VA64胶束滴眼液可以通过简单的工艺制备,该溶液透明无色,具有胶束粒径小(14.12±1.24 nm)、胶束粒径分布窄、APO包封效率高等优点。胶束化APO还具有较高的水溶性、体外释放能力和抗氧化活性。APO-VA64胶束滴眼液表现出良好的眼部耐www.selleck.cn/products/diabzi-sting-agonist-compound-3受性,提高了小鼠的角膜渗透能力。体外细胞水平细胞毒性、角膜划痕与氧化应激损伤修复实验结果均表明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2.发现局部给药的APO-VA64胶束滴眼液对BAC诱导的眼损伤比APO、VA64以及APO&VA64的物理混合混悬液更有效。APO-VA64胶束滴眼液治疗后小鼠角膜损伤修复、角膜敏感度、泪液、新生血管等基本恢复正常、结膜无明显水肿、充血。此外,HMGB1信号通路的阻断及其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参与了这种治疗效果,角膜中的炎症因子及m RNA水平均下降(与PBS相比,P<0.05)。3.制备的AES-VA64-TPGS胶束滴眼液呈淡黄色透明状,胶束粒径13.10±0.16nm、多分散性指数0.094±0.02、包封率99.75±2.16%。胶束化的AES水溶性升高了500多倍,体外释放和抗氧化活性也显著优于AES混悬液。同时AES-VA64-TPGS胶束滴眼液表现出良好的眼部耐受性,提高了大鼠的角膜渗透能力。4.AES-VA64-TPGS胶束滴眼液对亚硒酸钠诱导的白内障防治比AES、VA64&TPGS以及AES&VA64&TPGS的物理混合混悬液更有效,甚至优于阳性对照组。胶束治疗后大鼠晶状体无明显浑浊,分离出的晶状体澄清透明,氧化应激及HMGB1信号通路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在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中,AES-VA64-TPGS通过维持近正常水平的氧化还原系统成分,抑制几种晶状体中氧化应激蛋白的异常表达,防止晶状体细胞死亡,从而防止亚硒酸盐诱导的白内障发生。结论结果表明,VA64胶束能够明显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与眼部生物利用度,胶束化APO、AES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有效缓解眼部炎症损伤,VA64是一种潜在的眼部药物传递纳米性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