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Doxorubicin,DOX)是一种抗肿瘤类抗生素,抗瘤谱广,可用于乳腺癌、肝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由于DOX对肿瘤细胞缺乏靶向性,其进入血液循环后非特异性分布的特点造成了许多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粘膜炎和脱发等限制了DOX的临床应用。光疗法是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型手段,由于其精准治疗、非侵入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课题以DOX为模型药物,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确认细节erum Albumin,HSA)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为靶向载体材料,并同时负载光热剂IR780,得到负载化疗药物DOX和光热剂IR780的白蛋白透明质酸纳米粒(IR780/DOX-HSA-HA NPs),以提高DOX的靶向性、降低毒副作用,并起到化疗-光疗联合治疗的效果,增强抗肿瘤疗效。本课题首先构建了白蛋白透明质酸包载DOX纳米粒子(DOX-HSA-HA NPs),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建立了DOX的体外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包括线性范围、精密度、专属性、回收率等。采用去溶剂-交联法制备了DOX-HSA-HA NPs,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得到最佳制备条件,对纳米粒进行了粒径、电位、透射电镜、外观等表征以及考察了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及溶血安全性等,结果表明纳米粒具有明显缓释效果,溶血结果表明纳米粒无溶血风险,可用于静脉注射用药。随后又制备了负载光热剂IR780和化疗药物DOX的IR780/DOX-HSA-HA NPs,对纳米粒进行了粒径、电位、透射电镜、外观表征,通过粒径收缩实验考察了不同浓度的HAase对纳米粒粒径减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HAase存在下,纳米购买Adavosertib粒的粒径会持续减小,表明该纳米粒可以用于肿瘤的深部穿透;体外光热升温结果表明IR780/DOX-HSAHA NPs具有明显的升温效果,可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体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ROS)产生情况结果显示,纳米粒在光照情况下能产生大量的ROS,可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同时考察了纳米粒的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将IR780包封于纳米粒中,可有效缓解IR780的光不稳定性,提高稳定性,血清稳定性实验以及纳米粒分散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实验表明,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血清稳定性,在不同介质中,纳米粒的粒径变化不明显,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纳米粒的酶以及激光照射触发药物释放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HAase存在情况下以及在激光照射条件下,纳米粒中的药物释放明显加快,72 h后药物释放可达到80%左右,相比于没有酶存在情况下,药物释放增加了约30%,证明了该纳米粒用于肿瘤治疗时,具有酶以及激光触发药物释放的能力,能够增强肿瘤治疗效果,最后还通过体外溶血实验验证了IR780/DOX-HSA-HA NPs无溶血风险,是一种可用于安全注射的制剂。然后以4T1细胞和HUVEC细胞作为细胞模型,对纳米粒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考察,细胞内吞荧光实验以及内吞定量实验结果表明在HA的加入后,纳米粒具有明显的增强的主动靶向能力,肿瘤细胞对含HA的纳米粒的摄取量明显增多,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空白纳米粒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表明纳米粒材料安全无毒,纳米药物对抑制肿瘤细胞存活率具有浓度依赖性,纳米粒能明显减少游离药物的毒性,增强治疗效果。考察了细胞水平上的ROS产生情况,荧光显微镜图结果显示纳米粒在光照下能产生较多的ROS,进而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起到光动力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考察了纳米粒诱导引起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的能力,通过对ICD的标志物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和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进行染色,结果显示,纳米粒组的染色结果符合预期,表明纳米粒能引起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最后以BALB/c小鼠4Medical illustrationsT1肿瘤为模型考察了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双载纳米粒IR780/DOX-HSA-HA NPs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表现出优越的化疗-光疗联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化疗组和单独光疗组,并且给药后对小鼠的体重基本无影响,表明该纳米粒是一种较为安全无毒的药物,可用于静脉注射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