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下肺切除术肋间切口位置对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外科HIV-related medical mistrust and PrEP手术是早期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肺癌外科治疗的常用方法。然而,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尽管单孔胸腔镜手术在减轻创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术后慢性疼痛仍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中,肋间中部切口与肋骨上缘切口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方法:对2024年9月至2024年11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1:1随机对照研究,按照切口位置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切开皮肤后沿两肋骨中间切开肋间肌,B组为切开皮肤后沿下一肋骨上缘切开肋间肌。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慢性疼痛(术后3月)评分,采用肺围手术期症状量表(PSA-Lung)测量。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急性疼痛评分,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I级),切口并发症(血肿,切口裂开,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如咳嗽,气短Cobimetinib供应商,睡眠不安,苦恼,行走困难,日常活动困难等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根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皮尔逊χ2或连续性修正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3月的疼痛评分、其他症状(咳嗽、气短、睡眠不安、疲劳、咳嗽、苦恼、行走困难及日常活动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没有差异(P>0.05)。术后1月时,A组患者疼痛评分较B组更高[1(1-2)VS 1(0-2),P=0.006],同时A组患者疼痛的发生(疼痛评分≥1)占比较B组更高[41(87%)VS 28(60%),P=0.002],但两组间中重度(疼痛评分≥4)评分占比相似[7(15%)VS 3(6%),P=0.181]。在术后1天、3天的疼痛评分、其他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两组患者均没有差异(P>0.05)。在术后7天咳嗽、疲劳、行走困难、日常活动困难、行为活动表现受限6个项目中,A组患者症状均重于B组患者(P<0.05)。在术后1月睡眠不安、MDV3100分子式行走困难、切口疼痛及行为活动表现受限4个项目评分中A组患者症状重于B组患者(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术后30天内总并发症上没有差异(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切除术,肋间中部切口相比肋骨上缘切口不能减轻患者术后慢性(术后3月)疼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