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一般情况下应用常规药物和手术调整眼压。本文旨在观察对APACG围术期患者开展中药介入治疗来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80例APACG患者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予以辨证分析临床上三种证型,分组方式:是否介入中药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40眼)和对照组40例(40眼),并编号,采取两组间对照观察的方法。80例患者均经过同一医师评估且进行同一手术方式治疗,随访日期为出院后1周、术后1个月和2个月,记录视力、眼压、视野、视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比较两组间BCVA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有显效20眼和有效16眼,对照组有显效16眼和有效17眼,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2.5%,P=0.524>0.05,两组间BCVA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组的术前IOP与对照组对比P=0.806>0.05;术后第1天的两组间IOP比较,P=0.718>0.05;出院后1周的两组IOP比较,P=0.153>0.05,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术前、术后第1天和出院后1周后的两组IOP均无差异。但术后1个月和2个月的IOP,分别进行两组比较P=0.CP-690550体外004,P=0.001,均P<0.01,两组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经过一段时间中药的介入治疗,术后控制眼压更优于对照组。3.两组间视野的MS统计分析,P=0.859>0.05,组间MD的P=0.436>0.05,两组间差异不明显,表示治疗2个月后的两组在改善视野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浅前房4眼、虹膜后粘连9眼、Medical incident reporting前房出血2眼、并发性白内障及白内障加重10眼,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42.5%,进行两组间的并发症统计分析,P=0.030<0.05,显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明显,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间术前的潜伏期统获悉更多计分析显示P=0.124>0.05,振幅显示P=0.428>0.05,治疗后2个月潜伏期的P=0.000<0.01,振幅P=0.000<0.01,说明在术前使用中药,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再经过术后治疗2个月后进行比较,两组改善视功能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振幅高于对照组。结论:1.在近期治疗中,单纯西医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改善眼部症状及眼压具有值得肯定的效果,中药治疗效果不明显;2.中药介入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有较好的整体疗效,尤其是术后的远期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优于单纯西医治疗;3.现代医学与中医思维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方式,在控制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恢复视功能有更显著的表现,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