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是以养胃著称的药食两用菌,因其既可入药也可做食品而成为深加工利用最为广泛的食用菌。多糖是猴头菌中的主要功效成分,作者团队围绕猴头菌多糖品质提升的开发利用,系统进行了高多糖品种选育与分子机制发掘、高效加工技术创新和产品创制,并实现产业Dermato oncology化应用,提升了猴头菌种源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建立了猴头菌核心种质资源库,优选出高多糖野生型亲本菌株,经ARTP诱变选育获得多糖含量高、抗逆性强的猴头菌新品种,子实体多糖含量提高C59 molecular weight20%以上。基于猴头菌全基因组和诱变高多糖菌株的差异组学分析,对亲本菌株与诱变高产多糖菌株进行差异组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基因靶向验证,挖掘到与猴头菌多糖合成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14个,并证实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中变化的蛋白可促进葡萄糖-6-磷酸酶的产生,为多糖合成提供中间体,解析了诱变高产多糖的分析机制;挖掘出RAS-cAMP-PKA通路下调可促进β-葡聚糖高产的机制,为β-葡聚糖定向调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针对猴头菌多糖分离纯化过程繁琐、得率低、成本高的技术缺陷,开创了沸水提取、低温冻融协同梯度乙醇沉淀的分离制备技术,分离纯化出高纯度猴头菌β-葡聚糖,含量达到96.80%,结构鉴定表明其以β-1,3连接为主链、1,6-连接为支链的葡聚糖,分子量2390kDa;该β葡聚糖可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和增强THP-1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βCCRG 81045的水平,显示出良好的体外免疫活性。通过超声降解技术,使大分子猴头菌β葡聚糖的特性粘度从原来的1231.99 L/kg降至97.72 L/kg,溶解度提高300%,获得更易吸收利用的多糖组分。对明确结构的猴头菌β-葡聚糖H6PC20和α-岩藻半乳聚糖HPB-3保护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猴头菌多糖对胃粘膜损伤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激活胃粘膜的修复防御系统,提高防御修复因子EGF、bFGF、PGE2,降低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损伤方面发挥功效作用。大分子β-葡聚糖保护胃粘膜的机制是通过增强防御因子分泌,激活机体防御和修复系统;而低分子量α-岩藻半乳聚糖通过抗炎作用发挥保护效果,为猴头菌多糖的定向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复合酶解技术,将子实体多糖释放率提高130%;创制了猴头菌复合酶解粉产品,保护胃粘膜活性提高80%,促进了猴头菌食品化产品的品质提升。开发了系列猴头菌营养健康食品,促进了其全产业链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