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探讨悸宁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再评价

目的: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对悸宁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并对其联合用药情况和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为悸宁片在临床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心病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在病例收集时不进行病例分组,在观察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分为4个中医证型组:阴虚火旺组、气阴两虚组、痰火扰心组、心脾两虚组;根据患者合并用药情况,分为8个药物组合:组合一是指单用悸宁片;组合二是指在使用悸宁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药;组合三是指在使用悸宁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汤剂;组合四是指在使用悸宁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他中成药;组合五是指在使用悸宁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药、中药汤剂;组合六是指在使用悸宁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药、其他中成药;组合七是指在使用悸宁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汤剂、其他中成药;组合八是指在使用悸宁片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药、中药汤剂、其他中成药。通过收集获得的临床数据,评价患者服药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4组中医证型之间的疗效区别及8个药物组合之间的疗效区别,以探讨悸宁片治疗效果最佳的中医证型及最佳药物组合方式,并分析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研究中,服用悸宁片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年龄集中在50-59岁IDN-6556使用方法、60-69岁,纳入病例的中医证型以阴虚火旺型为主。2.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动态心电图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性别分层后,对中医证候积分、动态心电图指标的有效数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中医证型组之间对中医证候积分、动态心电图指标的有效数进行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通过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室性早搏患者阴虚火旺组的无效率(5%)低于气阴两虚组的无效率(14%)、痰火扰心组的无效率(40%)、心脾两虚组的无效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性早搏患者心脾两虚组的无效率(100%)高于阴虚火旺组的无效monoterpenoid biosynthesis率(7%)、气阴两虚组的无效率(20%)、痰火扰心组的无效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纳入病例的药物联合情况分为8个组合,经收集资料selleck合成后得到8种药物组合的有效病例数,进行有效率的组间卡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4.将有可能对药物疗效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中医证候积分有效为因变量,得出BMI、饮酒与药物的临床疗效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动态心电图指标有效为因变量,得出吸烟、睡眠时间偏少与药物的临床疗效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悸宁片对改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动态心电图指标有明显疗效。年龄、性别对悸宁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无影响。悸宁片治疗室性早搏患者时,阴虚火旺组的疗效优于其他证型组;悸宁片治疗房性早搏患者时,心脾两虚组的疗效差于其他证型组。悸宁片联合西药或中药汤剂或其他中成药等药物组合方式效果并未优于悸宁片单独使用。BMI、饮酒、吸烟、睡眠时间偏少是可能影响悸宁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