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实验探讨三十六荡坎蛤散治疗哮喘缓解期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实验探讨三十六荡坎蛤散治疗哮喘缓解期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为空白组、模型组、三十六荡坎蛤散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通过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与氢氧化铝的混合液,进行致敏及激发操作,构建小鼠哮喘缓解期模型。实验第77 d予以药物干预,每日1次,持续给药28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erastin.html 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 HMGB1)、Toll样受体4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p65 (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 p-NF-资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17种活性成分,379个潜在靶点,GO分析显示涉及炎症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等10条生物过程,KEGG分析显示Tollcommunity geneticsheterozygosity样受体信号通路和NF-资B信号通路是其重要的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小鼠的哮喘症状明显改善,肺组织中HMGB1、TLR4、My D88和p-NF-资B p65蛋白及HMGB1、TLR4、MyD88和NF-更多资B p65mRNA表达均减少(P<0.01,P<0.05),以三十六荡坎蛤散中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效果最显著。结论:三十六荡坎蛤散可能通过槲皮素、山柰酚等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TNF-琢、IL-6、IL-1茁等主要靶点,其潜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HMGB1/TLR4/MyD88信号通路降低气道炎症反应,达到干预哮喘缓解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