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五苓散治疗黄斑水肿的潜在作用机制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讨五苓散治疗黄斑水肿Neuropathological alterations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五苓散的主要成分及对应靶点;检索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药物靶标数据库(TTD)、药物数据库(DrugBank)、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筛选与黄斑水肿相关的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绘制韦恩图;应用Cytoscape 3.8.0构建五苓散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五苓散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获得关键化合物;应用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通过分析网络图得到关键靶点;应用R3.6.1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五苓散活性成分27个,涉及61个作用靶点,与黄斑selleck NMR水肿的疾病靶点交互得到27个交集靶点,涉及β-谷甾醇、二氢槲皮素、常春藤皂苷元、儿茶素等关键化E7080细胞培养合物,以及CASP3、NOS3、PTGS2、CAT、HSP90AA1等关键靶点。这些靶点主要涉及雌二醇反应、类固醇激素反应、上皮细胞凋亡过程等,参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五苓散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减轻黄斑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