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敏试验的幽门螺杆菌个体化根除方案在补救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药敏实验在指导除菌失败患者中的个体化补救治疗的疗效,填补吉林省地区抗生素耐药数据的空白,并分析影响抗生素耐药和内镜活检所获细菌数量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既往除菌失败经~(13)C呼气试验诊断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且行药敏实验的患者,每位患者完善胃镜检查,经内镜于胃窦、胃体处各取2块胃粘膜组织,送检药敏实验,获得抗生素耐药数据,制定个体化除菌方案。在停药至少28天后复查~(13)C呼气试验,结果阴性即为除菌成功,除菌成功的患者6个月后再次行~(13)C呼气试验评估幽门螺杆菌再感染情况。应用R语言4.1.3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最终纳入141例患者,其中男性71例,女性70例,年龄范围(20-73岁),吸烟者65例,居住地在城市者62例,在农村者79例。既往经历1次、2次、3次和4次除菌治疗失败者分别为60例、63例、17例和1例。内镜下表现为非萎缩性胃炎者96例,萎缩性胃炎者45例。2、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NSC 127716抑制剂硝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3.76%、79.43%、51.06%、19.86%和0.71%,所有菌株均对呋喃唑酮敏感。菌株对抗生素的单独、双重、三重和四重耐药率分别为25.53%、20.57%、34.75%和13.48%。仅有5.67%患者的幽门螺杆菌对六种抗生素均敏感。3、既往除菌次数是影响菌株对左氧氟沙星(P=0.0029)和甲硝唑(P=0.0082)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鸡皮样”粘膜改变是影响内镜下活检所获细菌数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71)。4、幽门螺杆菌培养成功率为89.01%,经药敏实验指导的个体化补救除菌方案的prognosis biomarker除菌率为91.49%,既往经历1次、2次、3次及以上除菌治疗的患者经药敏实验指导补救除菌的除菌率分别为96.67%、92.06%和83.33%。除菌成功患者6个月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率为2.33%。共28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发生至少1件不良事件,腹胀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事件。结论:1、药敏实验指导的个体化补救除菌治疗的除selleck产品菌率高,除菌成功患者半年复发感染率很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2、吉林省长春地区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四环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很低,可以在未来临床一线治疗中选择应用。3、应尽量减少患者除菌治疗次数以避免抗生素耐药,行药敏实验时,内镜医师应在“鸡皮样”粘膜改变处活检以获得足量幽门螺杆菌从而提高菌株培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