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酒精、胆石症等引起胰蛋白酶过度激活导致的胰腺炎症,多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没有特效药。临床此网站上多采用补液、抑制胰酶分泌、禁食水及对症治疗。巨噬细胞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不同的体内环境或是经不同条件刺激时会以不同的方式激活,表现为促炎表型(M1型)或抑炎表型(M2Auxin biosynthesis型)。在脂多糖(LPS)的刺激下,巨噬细胞代谢方式由氧化磷酸化转变为糖酵解,称为代谢重编程。同样地,胞内线粒体的代谢方式也由ATP合成转为活性氧的产生,表现为刺激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而M2型极化被抑制。因此,如何有效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诱导巨噬细胞向抑制炎症反应的M2型极化,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策略。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将中药单体大黄素制备成大黄素纳米囊,能够在显著提高大黄素生物利用度、降低生物毒性的基础上,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复极化)治疗急性胰腺炎。因此,本研究从代谢重编程角度初步探讨大黄素纳米囊诱导巨噬细胞复selleck LGX818极化过程的可能机制。目的:(1)考察不同极化状态下巨噬细胞其脂质代谢方式的差异。(2)尝试探讨大黄素纳米囊调控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的作用靶点。(3)探究长链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对巨噬细胞极化及大黄素纳米囊发挥药效的影响。方法:(1)利用非靶向脂质组学的方法对各实验分组的差异脂质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巨噬细胞复极化过程的主要变化脂质。(2)结合文献调研,采用基因敲降、过表达、免疫荧光、Real-time PCR等方法检测各实验组的CPT1蛋白的表达情况。(3)建立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使用大黄素纳米囊治疗,通过体内实验验证上述实验结果。结果:(1)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在LPS的刺激下其脂质代谢物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质代谢物种类(以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以及鞘磷脂为主,包括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醚脂代谢、甘油酯代谢、肌醇磷酸盐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以及脂肪酸代谢等相关脂质)及其含量的减少。(2)在大黄素纳米囊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复极化的代谢重编程过程中,主要差异代谢物富集在长链脂肪酸的代谢途径。(3)利用基因敲降的方法,证明CPT1蛋白的表达量与巨噬细胞RAW264.7的M1型极化呈负相关。大黄素纳米囊的使用可显著促进M1型巨噬细胞CPT1蛋白的表达,使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极化。(4)经大黄素纳米囊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模型小鼠,其胰腺内CPT1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1)大黄素纳米囊诱导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过程中,巨噬细胞脂质代谢重编程,并且这种代谢方式的改变主要是通过以长链脂肪酸代谢变化实现的。(2)大黄素纳米囊通过促进CPT1的表达使长链脂肪酸向线粒体内转运增加,诱导巨噬细胞由促炎表型向抑炎表型转化,从而治疗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