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症状困扰的临床研究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化疗毒副反应的了解程度;分析化疗毒副反应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更多活造成的困扰。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病房接受化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收集83例患者;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将收集的信息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描述性统计采用频数、构成比方法,等级资料先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对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进一步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两两比较。结果:1.在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知晓率在50%以上的化疗毒副反应仅有3个,包括脱发、胃肠道反应及乏力,而化疗实际所产生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在50%以上高达5个,包括胃肠道反应、乏力、脱发、骨髓抑制及手足麻木;患者对胃肠道反应、乏力、手足麻木、骨髓抑制、疼痛、便秘的知晓率远低于实际发生率,而脱发的知晓率却高于实际发生率(88.0%vs79.5%,P=0.141);此外,患者对毒副反Korean medicine应不可逆性认识存在误区,超过50%的患者认为脱发、肾脏毒性、肝脏毒性是不可逆的,而实际在化疗后这些毒副反应是可以缓解的,而手足麻木、血管损伤等不可逆的毒副反应,在患者中知晓率却低于50%;化疗后骨髓抑制、手足麻木、疼痛、乏力以及胃肠道反应对患者生活不同方面的困扰较预想中的严重,而脱发对患者日常活动及人际交往方面造成的困扰较化疗前患者的预期低。2.预防性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3-4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未预防性应用组低(7.9%vs27.9%,P=0.016),骨髓抑制、乏力症状给患者造成的困扰在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3.不同化疗方案发生脱发的严重程度不同,脂质体多柔比星组3-4级脱发的发生率比紫杉醇组低(25%vs70.4%,P=0.007),从而降低了脱发对患者造成的困扰;其他毒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及对患者造成的困扰情况在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患者对于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脱发及乏力等毒副反应有一定的认识,而对于手足麻木、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的认识不足,且对于毒副反应不可逆性的认识也存在误区。2.骨髓抑制、手足麻木、疼痛、胃肠道反应及乏力等毒副反应实际造成的困扰较患者的预期更为严重。3.脂质体多柔比星脱发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紫杉醇组selleck化学低,降低了脱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