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联合康复新液对小鼠光老化皮肤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光老化模型,NN2211分子量初步探讨微针联合康复新液对光老化小鼠皮肤表皮、真皮的影响及氧化损伤的作用研究。方法:1.分组:将50只小鼠随机等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光老化模型组(B组)、微针组(C组)、康复新液组(D组)、微针联合康复新液组(E组)。2.微针联合康复新液对小鼠皮肤光老化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A组小鼠不予任何处理,其余4组小鼠采用混合中波+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Ultraviolet A,UVA)照射,每日予颈背部皮肤皮下注射5%D-半乳糖(10ml/kg),光老化造模至第11天时进行以下处理:B组背部裸露皮肤外喷生理盐水;C组微针滚刺背部皮肤加外喷生理盐水;D组仅外喷康复新液;E组微针滚刺背部皮肤加外喷康复新液。紫外线照射9周后停止实验,采用光老化程度评分对小鼠皮肤外观进行评价,组织病理学分析各组小鼠皮肤结构、胶原纤维等变化,初步探讨微针联合康复新液对小鼠表皮及真皮的影响。3.微针联合康复新液抗皮肤光老化作用机制初步探讨通过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中SOD、MDA的指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组织中MMP-3表达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微针联合康复新液延缓皮肤光老化的机制。结果:1.经过9周,累计照射剂量UVA108 J/cm~2,UVB 10.8J/cm~2,B组小鼠受试部位皮肤出现红斑、皱纹等光老化特征,提示小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建立成功。2.小鼠光老化评分:B组光老化评分最高,光老化最严重,而C、D、E组较B组光老化程度减轻(P<0.05),而其中E组皮肤光老化评分最低,光老化程度最轻。3.皮肤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与A组相比,B组表皮明显增厚,真皮胶原纤维减少、疏松、变性、断裂,真皮全层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C、D、E组与B组比较表皮变薄,真皮中胶原纤维含量增加,真皮中炎性细胞减少;E组与C、D组相比,表皮厚度接近正常表皮,真皮胶原纤维更加致密,炎性细胞减少,光老化改善最明显。4.ELISA检测皮肤组织中MDA、SOD含量:与A组相比,B组SOD的含量下降(P<0.05),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C、D、E组与B组比较,SOD的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E组与C、D组比较,SOD的含量升高最明显(P<0.05),MDA含量下降最明显(P<0.05),说明小鼠皮肤抗氧化能力增强。5.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中MMP-3表达情况:A组MMP-3表达为阴性;B组为强阳性;C组为阳性;D组为阳性;E组为弱阳Living donor right hemihepatectomy性。着色程度积分显示:C组、D组、E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分别与C组、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Colforsin分子量意义(P<0.05),表明微针联合康复新液可降低小鼠皮肤MMP-3的表达水平,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微针以及单纯外喷康复新液。结论:微针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可有效延缓UV诱导的小鼠皮肤光老化,其机制与修复小鼠皮肤老化模型的皮肤结构、对抗氧化应激、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减少胶原降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