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溶栓治疗的远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远期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接受动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利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溶栓治疗90d时的神经功能转归,根据评价结果分为转归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转归不良组(mRS评分3~6分);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Genetic map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级标准评价溶栓后血管再通程度;记录溶栓治疗后7d内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3个月时的病死率。利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动脉溶栓远期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2例接受动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例(45.2%)转归良好,23例(54.8%)转归不良;27例(64.5%)血管再通良好(TIMI分级2~3级);13例7d内发生颅内出血(31.0%),其中有症状颅内出血8例(19.0%);11例(26.2%)在90d内死亡。单变量分析显示,基线血糖水平(P=0.019)、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P=0.014)、有症状颅内出血(P=0.005)和血管再通程度(P=0.002)均可影响Staurosporine试剂动脉溶栓患者的远期转归。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血糖水平较低和血管再通良Q-VD-Oph体内实验剂量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后远期转归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排除禁忌证后进行动脉溶栓安全、有效;入院时血糖水平较低和溶栓后血管再通良好与动脉溶栓远期转归良好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