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TP53和ERBB2基因突变的肝细胞癌类器官的培养及药物敏感性鉴定

目的?培养肝细胞癌类器官用于药物筛选,为肝细胞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消化为单细胞后接种于基质胶中培养。通过H-E染色观察类器官与原代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类器官与原代肿瘤组织中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8(CK8)、p5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等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靶向测序检测类器官中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根据靶向测序结果进行药物筛选,采用CellTiter-Glo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varlitini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rb-b2受体酪氨酸激酶2(ERBB2)特异性抑制剂]、索拉非尼(激酶多靶点抑制剂)、顺铂和nutlin3(p53激活剂)对类器官活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了携带肿瘤蛋白p53(TP53)和ERBB2基因突变的肝细胞癌类器官。H-E染色结果显示,类器官与原代肿瘤组织具有极为相似的结构和细胞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类器官与原代肿瘤组织中CK7均为阴性,CK8、p53和GPC-3均为阳性。靶向测序结果显示,类器官中的突变基因有TP53(E271K,100%)、ERBB2(A1232V,62.29VX-661体外%)、RUNX转录因子1(RUNX1)(E395A,20.21%)、雄激素受体(AR)(Q91dup,70%)。细胞活性检测结果显示,vaglucose homeostasis biomarkersrlitinib和索拉非尼对类器官的IC_(50)分别为2.81 μmol/L和1.327 μmol/L,顺铂对类器官的IC_(50)为40.9Apoptosis抑制剂8 μmol/L,nutlin3对类器官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成功建立了1例携带TP53和ERBB2基因突变的肝细胞癌类器官,该类器官保留了原代肿瘤组织的结构和分子特征,药物筛选结果可能为肝细胞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