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pathologic outcomes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 (OH) D]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Colforsin molecular weight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ndo-PAT2000无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测定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mia index,RHI)。按照25 (OH) D四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Q1组[25 (OH) D<9.40 ng/mL]、Q2组[9.40 ng/mL≤25 (OH) D<13.65 ng/mL]、Q3组[13.65 ng/mL≤25(OH) D<19.09 ng/mL]和Q4组[25(OH) D≥19.09 ng/mL],比较四组患者RHI、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25 (OH) D水平与RHI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5(OH) D水平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RHI的影响。结果 四组患selleckchem CP-690550者间RHI、女性比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脂及血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 (OH) D水平与RHI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6,P<0.01),与女性比例、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8、-0.18和-0.19,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排除混杂因素的条件下,与Q4相比,Q1、Q2组内皮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提高4.71、4.12倍;在校正年龄、性别、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混杂因素后,与Q4相比,Q1、Q2组内皮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提高5.75、5.92倍。结论 25(OH) D水平升高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因素,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尽早进行25(OH) D水平测定,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