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Emricasan IC50淀粉含量(AC)是决定稻米适口性、粘度、透明度和消化率的关键因素。水稻籽粒中的AC主要由Waxy (Wx)及其相关的基因控制。植物糖原合成酶激酶(GSKs)能磷酸化底物蛋白质以调节其活性、亚细胞定位和稳定性,是各种信号通路的重要调节因子,在控制水稻籽粒发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对植物糖原合成酶激酶介导的磷酸化是否参与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合成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仍不太清楚。水稻OsSK41/OsGSK5基因是籽粒大小的负调节因子。通过LBH589 molecular weight测定q TGW3/OsSK41近等基因系(NIL-tgw3和NILTGW3)稻米的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指标发现,OsSK41对水稻籽粒的AC也具有负调控作用。另外,在粳稻日本晴背景下,OsSK41敲除突变体稻米的AC增加,并且Wx基因的表达水平也显著提高。OsSK41与Wx表达调控相关的转录因子OsEBP89在细胞核中存在互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s作,并能磷酸化其四个位点的氨基酸(Thr-28,Thr-30,Ser-238和Thr-257)。OsSK41介导的磷酸化,使OsEBP89变得不稳定,并减弱它与OsBP5的互作,从而抑制了它们对Wx基因的协同激活作用。因此,OsSK41-OsEBP89-OsBP5代表了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直链淀粉合成的新层次的分子调控机制,并为通过精准基因编辑调节水稻籽粒AC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