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叶治疗高脂血症的药效物质基础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分析沙棘叶治疗高脂血症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油酸-棕榈酸(摩尔比2∶1)诱导的HepG2高脂细胞模型,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确定沙棘叶含药血清的最适给药浓度,并利用沙棘叶含药血清对细胞进行干预,进行油红O染色确定其造模成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细胞的总胆固醇(TG)和甘油三酯(TC)含量。应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分子对接确定潜在作用靶点的作用能力。结果:CCK-8实验表明,10%含药血清浓度为细胞生长的最适浓度,油红O染色表明,经油酸-棕榈酸(摩尔比2∶1)诱导的高脂细胞模型已经形成;经含药血清KPT-330小鼠处理后,细胞的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含量均下immune priming降,表明沙棘叶对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沙棘叶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靶点为Rapamycin生产商血清白蛋白(ALB)、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涉及755条生物过程,73条分子功能,3种细胞组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表明沙棘叶治疗高脂血症涉及PPAR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结论:10%沙棘叶含药血清可降低高脂细胞模型的脂质累积和降低细胞内的TG、TC水平。网络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信号通路等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