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1、PD-L1的表达情况。结果TNM为Ⅲ~Ⅳ期、低Primers and Probes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1分别为70.27%、6www.selleck.cn/products/peg3009.44%、85.69%,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或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9.73%、30.56%、14.71%;PD-L1高表达率分别为64.86%、63.89%、79.41%,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分化或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35.14%、36.11%、2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L1、PD-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疾病分期、分化程度、淋巴selleck合成结转移等有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PD-L1、PD-1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