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会严重影响肉鸡CL13900临床试验的肠道健康和生长发育。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特性。在孵化阶段,表观基因组的状态直接受到营养物质的影响,在配子发生和胚胎发生期间经历了营养表观遗传学的重编程,因此鸡胚是研究表观遗传良好的模型。本研究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建立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模型,探究胚蛋注射绿原酸对肉鸡肠道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并试图从表观遗传角度阐明这一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能为肉鸡的健康养殖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试验一:胚蛋注射绿原酸对雏鸡肠道抗氧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选取90枚蛋重一致的14胚龄科宝肉鸡胚蛋,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30个(每个蛋即为1个重复)。在17胚龄时进行羊膜腔注射,注射剂量为0.5 m L,处理如下:阴性对照组(NC:不做任何处理);阳性对照组(PC:注射生理盐水);绿原酸组(CGA:注射4 mg绿原酸)。出壳后1日龄采样。结果显示,(1)孵化性能方面,胚蛋注射绿原酸对孵化性能没有影响,提高了雏鸡十二指肠和空肠比重(P<0.05)。(2)抗氧化方面,绿原酸处理提高了雏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P<0.05),也提高了十二指肠SOD(P<0.05)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P=0.0837)。绿原酸增强了空肠抗氧化基因Keap1、CAT、GPx1(P<0.05)和NQO1(P=0.0643)的m RNA表达,以及回肠抗氧化基因Nrf2、HO-1、GPx7(P<0.05)和CAT(P=0.0584)的m RNA表达。(3)DNA甲基化方面,绿原酸降低了回肠DNA甲基转移酶DNMT3B的m RNA表达以及肠道的总DNA甲基化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胚蛋注射绿原酸能增强出壳后肉雏鸡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肠道DNA甲基化水平。试验二:胚蛋注射绿原酸对LPS诱导的肉鸡肠道炎症及DNA甲基化的影响。选取320枚蛋重一致的14胚龄科宝肉鸡胚蛋,分为2组:对照组和绿原酸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0枚。在17胚龄时进行羊膜腔注射,注射剂量为0.5 m L,绿原酸组每个蛋注射4 mg绿原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出壳后选取出壳时间较为集中且健康的鸡只进行饲养,将对照组和绿原酸组分别下设两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在17、19、21日龄时,分别腹腔注射1 mg/kg BW LPS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即试验鸡共分为4组:对照组(CON:胚蛋注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PS应激组(LPS:胚蛋注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LPS);绿原酸组(CGA:胚蛋注射CGA+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绿原酸+LPS应激组(CGA+LPS:胚蛋注射CGA+腹腔注射LPS)。21日龄时采样。结果显示,(1)孵化和生产性能方面,各组孵化率和出壳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未进行LPS处理时,胚蛋注射绿原酸对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进行LPS处理后,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都受到了LPS和CGA交互作用的影响(P<0.05),LPS组与CON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下降了2.24%和6.71%,料重比升高了6.34%,而CGA+LPS组与LPS组相比,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P<0.05)。绿原酸显著增加了LPS处理下肝脏、十二指肠和空肠比重(P<0.05)。(2)肠道组织形态方面,LPS处理降低了十二指肠(P=0.0989)、空肠(P<0.05)和回肠(P=0.0684)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而胚期绿原酸处理增加了空肠(P=0.0663)和回肠(P<0.05)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从各组间差异来看,胚期注射绿原酸后,三个肠段中LPS的作用均被缓解。(3)抗氧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显著降低了血清中CAT酶活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但CGA+LPS联合处理对GSH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胚期注射绿原酸降低了血清中CAT酶活(P<0.05),增加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活(P<0.05)。抗氧化相关基因的m RNA结果显示,LPS处理增加了十二指肠SOD1、SOD2(P<0.05)、CAT(P=0.0720)和Nrf2(P=0.0738)的表达水平,降低了十二指肠NQO1(P=0.0511)和空肠GPx7(P=0.0870)、HO-1(P<0.05)以及回肠SOD2(P<0.05)的m RNA表达水平。绿原酸并未缓解LPS处理下抗氧化基因的下降,仅趋势性增加了空肠NQO1的表达(P=0.0508),反而降低了十二指肠HO-1和回肠Nrf2(P<0.05)以及空肠HO-1(P=0.0691)的m RNA表达。(4)抗炎方面,LPS处理增加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P<0.05)和γ干Right-sided infective endocarditis扰素(IFN-γ)(P=0.0513)的水平,而绿原酸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TNF-α和IL-1β升高(P<0.05)。LPS处理增加了十二指肠IFN-γ(P=0.0567)和回肠TNF-α(P<0.05)的表达,而胚蛋注射绿原酸降低了LPS处理下十二指肠IL-6和IFN-γ、空肠IL-6以及回肠IFN-γ的表达(P<0.05)。(5)DNA甲基化方面,胚期绿原酸处理降低了十二指肠DNMT3A和回肠DNMT1、DNMT3A、DNMT3B、TET1的表达水平(P<0.05),增强了空肠TET1的表达(P<0.05)。胚蛋注射绿原酸降低了LPS处理下回肠DNMT1、DNMT3A的m RNA表达(P<0.05),以及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总DNA甲基化水平(P<0.05)。上述结果提示,胚蛋注射绿寻找更多原酸对21日龄肉鸡肠道的抗氧化能力没有明显改善,但能缓解LPS引起的肠道炎症损伤,改善LPS诱导的小肠形态损伤,并且降低了LPS处理下的DNA甲基化水平。综上所述,胚蛋注射4 mg绿原酸提高了LPS处理下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可能通过抑制DNA甲基化增强了肉鸡肠道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其对抗氧化能力的改善在雏鸡时期效果显著,但其对炎症和DNA甲基化的影响能持续到生长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