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收获悉更多治的12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3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MIF、D-D、PCT水平;根据脓毒症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结局分别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68)、脓毒性休克组(n=57)和生存组(n=64)、死亡组(n=61)medical student,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治疗结局脓毒症患者血清MIF、D-D、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单独与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MIF、D-D、PCT水平分别为(53.41±3.19)ng/mL、(2.03±0.75)mg/L、(6.01±1.89)ng/mL,均高于对照组(30.27±3.02)ng/mL、(0.42±0.02)mg/L、(1.44±0.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40、12.59、14.31,P均<0.05)。脓毒性休克组的血清MIF、D-D、PCT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3、3.24、3.65,P均<0.05)。所有患者中,生存64例(51.20%),病死61例(48.80%),脓毒性休克组的病死率较高(χ~2=4.94,P<0.05)。死亡组血清MIF、D-D、PCT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3、3.90、6.09,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各血清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903,高于各指标单一BIBW2992价格检测。结论 随着脓毒症患者病情的持续进展,血清MIF、D-D、PCT水平逐渐升高,且其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有利于提升整体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