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血清miR-21和miR-155与炎症因子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时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肺癌患者94例,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28)和非感染组(n=66)。收集患者临床资料,RT-PCR检测miR-21和miR-155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miR-21、miR-155和炎性因子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性别、组织分型、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elleckchem 3-MANMⅢ期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TNMⅠ、Ⅱ期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感染概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手术selleck diABZI STING agonist前2组患者血清miR-21、miR-155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感染组血清miR-21、miR-155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IL-6、CRP、miR-21、miR-155水平上升为影响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ultural medicine结论 肺癌围手术期感染患者血清PCT、IL-6、CRP、miR-22、miR-155水平均出现显著上升,可能是肺癌围手术期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