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与结核病风险:基于人群队列研究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与结核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中国东部地区对40 311名研究对象开展队列研究,通过10年的随访,探讨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排除了基线调查时发现的结核病患者,通过与南京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匹配发现结核病患者。主要通过匹配身份证号码、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和地址。并建立了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等因素。结果 经过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8.4年)的随访,共发现204名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发病密度为59.0/10万人年(95%CI:51.3~67.5)。其中,糖尿病患者有25人,占12.3%,发病密度为71.3/10万人年(95%CI:47.2~103.8)。共发现7名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发病,发病密度为84.4/10万人年(95%CI:50.8~132.4)。当把人群按照FPG是否≥7.0 mmol/L更多分组时,研究发现,与FPG<7.0 Co-infection risk assessmentmmol/L相比,FPG≥7.0 mmol/L人群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提高0.89倍[风险RSL3小鼠比(hazard ratio, HR)=1.89, 95%CI:1.13~3.13,P=0.014]。结论 此次大规模的人群队列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增加了其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因此,加强对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病,有利于降低中国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