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仍是目前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缺乏身体活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可控危险此网站因素之一,在临床实践中,运动被推荐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并且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运动还可以改善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尽管运动诱导的心血管保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们已通过动物运动模型对相关机制进行广泛研究。在研究中,可将运动作为一种预处理使运动后心脏对病理刺激表现出抵抗作用;也可在疾病发生Microarrays后进行运动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脏损伤并维持心脏功能。从机制上讲,运动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这种保护作用与运动促进心脏生理性肥大,抑制病理性肥大,促进心肌细胞增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纤维化以及促进心脏血管生成有关。运动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相关分子机制涉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神经调节素E7080作用1(NRG1)/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Hippo等信号通路以及肌因子、运动诱导肽、Sirtuin蛋白、外泌体和miRNA等分子。本文将从上述方面对运动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心脏疾病的防治和运动康复研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