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磁场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调控作用研究

蓝莓隶属杜鹃花科越橘属小浆果,果实较小,同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认识而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尽管蓝莓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新鲜蓝莓在采摘后极易腐烂变质,丧失营养价值。由于这个原因,蓝莓市场受到了严重的限制,蓝莓果实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品质的维持更是蓝莓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磁场处理技术是近些年新兴的处理技术之一,不同于传统保鲜方式的繁琐操作和安全性等问题,属于物理保鲜技术的磁场处理方式因其具有安全、简洁、无残留等优点而愈发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试验将静磁场处DS-3201临床试验理应用于蓝莓果实采后保鲜中,探究其对采后蓝莓果实软化衰老进程以及贮藏品质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磁场强度(2 m T、4 m T、6 m T、8 m T)处理采后蓝莓果实,发现不同强度处理均能对果实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6 m T处理组能够显著维持果实硬度在0.6 N左右,并且抑制腐烂率、电导率的升高,所以选择6 m T作为最佳磁场强度并应用于后续试验。2.采用6 m T静磁场处理蓝莓果实,从细胞壁Botanical biorational insecticides代谢角度探究静磁场对蓝莓果实软化衰老与品质的影响。经处理后的果实硬度始终维持在0.65 N左右,果实腐烂率显著降低并维持在25%以下,原果胶的水解得以减缓,可溶性果胶含量最低仅为0.042%,相关细胞壁代谢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得以抑制,其中PG活性降低至344μg h~(-1)g~(-1),Vc PG1表达量降低至0.0047,由此说明静磁场通过延缓细胞壁组分的分解来减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从而维持采后蓝莓果实的品质。3.采用6 m T静磁场处理蓝莓果实,从活性氧代谢角度探究静磁场对蓝莓果实软化衰老与品质的影响。经处理后的果实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得到显著降低,除第12 d外均维持在10 noml min~(-1)g~(-1)以下,同时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说明静磁场通过提高相关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基因的表达,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来减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从而维持采后蓝莓果实的品质。4.将静磁场结合果实预冷过程,通过对采后蓝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型物含量、果霜覆盖率、腐烂率、失重率以及果皮亮度的测定,发现6m T静磁场处理能够显著维持果实的硬度CL 318952作用在0.45 N左右,延缓果霜覆盖率以及果皮亮度的下降,使得果霜覆盖率不低于60%,同时抑制了腐烂率与失重率的上升,使得果实腐烂率一直维持在24%以下,并且处理后的果实品质显著优于常规预冷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