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CD7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通过巨噬细胞作用于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肠道中巨噬细胞在其免疫炎症反应中的变化及机制,了解CD73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中巨噬细胞的发病机理,揭示CD7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实验组选取2020年07月~2022年08月于济宁Biodiesel Cryptococcus laurentii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完善结肠镜的1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组织,对照组选取同时期的17例健康者的肠黏膜组织,使用实时定Dolutegravir体外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健康人群肠黏膜的CD73表达量,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体内CD73表达水平的差异。此外,利用CD73的抑制剂腺苷5′-(α,β-亚甲基)二磷酸酯(Adenosine 5′-(a,b-methylene)Diphosphate,APCP)阻断巨噬细胞中CD73的表达后,检测巨噬细胞中相关的炎症介质及相关表型基因的水平,比较APCP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及表型的差异。接下来在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观察CD73对肠道炎症的调节功能及对体内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最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探究CD73在炎症免疫中潜在的作用信号通路。结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azd6738.html果:结肠黏膜组织的CD73表达量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明显增多且表达量的增高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此外,阻断CD73表达可以抑制小鼠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并且抑制M1型巨噬细胞、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阻断CD73也显著减轻了以体重减轻、腹泻减少和便血为特征的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的炎症程度。从机制上,研究发现CD73通过NF-κB和ERK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中的免疫炎症反应。结论:本研究发现CD73通过促进M1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溃疡性结肠炎中肠黏膜炎症的发展,同时这种调节作用与NF-κB、ERK炎症信号通路相关。这些发现表明,CD73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的免疫反应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有潜在影响,因此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炎症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