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CLC不同分型和不同治疗策略中CD47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背景肺癌(Lung Cancer)是当前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居全球前列的恶性肿瘤,其5年生存率为10%-15%。肺癌主要亚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测,在肺癌进展至胸膜或纵隔淋巴结的阶段,淋巴流的阻塞可能导致组织液积累,从而引发心包积液(PericardiBiomass conversional effusion,PE)。肺癌细胞在心包腔的刺激会引起炎症反应,也可引起液体大量累积,进一步对心脏功能造成妨碍。鉴于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在不同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寻找可靠的预后标记物不仅能为评估肺癌晚期患者的治疗响应提供指导,同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的通过对NSCLC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心包积液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和分析,筛选与肺癌预后相关的标记物,并对所筛选靶标蛋白在不同分型NSCLC中的表达进行评估,以揭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意义。方法1.本研究纳入洛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的NSCLC合并心包积液患者15例,所有病例均已通过CT引导肺穿刺及支气管镜活检获得病理诊断证实为肺癌,所有的心包积液样本中均检测到癌细胞。每例收集心包积液3 m L和外周血8 m L,并对癌胚抗原等进行检测。2.将收集到的心包积液送至公司进行蛋白质组学检测并分析数据,并筛选出靶蛋白CD47,而后再利用Western Blot验证其表达。3.为探究CD47在不同NSCLC分型中是否同样具有差异,我们还利用TCGA数据库中肺腺癌和肺鳞癌的相关数据,应用Wicoselleck抑制剂nxon秩和检验及kruscal-wallis秩和检验评估两者的预后、免疫细胞浸润等与CD4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收集肺腺癌和肺鳞癌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血液样本,q-PCR检测CD47的表达情况。结果1.相较于未治疗组,化疗组和靶向治疗加化疗组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相较于化疗组,化疗+靶向治疗组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和大血小板比率也显著降低(P<0.05)。2.通过对患者心包积液的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差异性分析、GO功能富集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明确CD47在靶向治疗和靶向治疗+化疗组间有明确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也验证了CD47在上述组间的差异(P<0.05)。3.根据TCGA数据库分析,肺鳞癌患者组织样本中的CD4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样本(P<0.05)。临床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显示,CD47的表达水平与肺鳞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性(P<0.05)。在肺腺癌患者中,CD47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的评分之间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在肺鳞癌患者中,CD47的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性(P<0.05)。临床病理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47的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的大小(T分期)及区域淋巴结的侵犯情况(N分期)并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但在肺鳞癌患者中,CD47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呈现相关性(P<0.05)。q-PCR结果显示,肺腺癌外周血中CD47表达相较于肺鳞癌明显升高(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靶向治疗+化疗组的CD47表达明显高于靶向治疗组(P<0.05)。Talazoparib溶解度结论1.靶向治疗的同时联合化疗会使CD4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化疗可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2.基因信息学结合临床数据分析,CD47表达水平与肺鳞癌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肺腺癌外周血中CD47表达相较于肺鳞癌明显升高,提示肺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