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指数与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P波时限、PR间期、晚期房间传导阻滞(AIAB)、P波电轴、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P波离散度与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风险的相关性及其在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连续入住江西省人民医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3521例,其中入院后新发房颤患者43例,选择年龄、性别、CKD分期相匹配的入院后无房颤患者8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心电图中的P波时限、PR间期、AIAB、P波电轴、PTFV1、P波离散度、心率、QT间期、QTc、SV1+RV5、QRS时限,以及年龄、性别、慢性肾脏病分期、透析方式及透析时长、既往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生命体征、用药史、检验结果、心脏彩超结果等基线资料有无统计学差异。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相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Aurora Kinase抑制剂ic回归分析寻找与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代入ROC曲线计算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的预测价值。结果:(1)与慢性肾脏病无房颤组相比,慢性肾脏病新发房颤组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钾浓度、心力衰竭病史、β受体阻滞剂用药史更高,血氯浓度、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更低(P<0.05),其余基线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慢性肾脏病新发房颤组患者的PTFV1、QRS时限显著大于慢性肾脏病无房颤组(P<0.05)。两组间的P波时限、P波离散度、PR间期、AIAB、P波电轴、心率、QT间期、QTc、SV1+RV5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FV1、QRS时限、白细胞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计数(WBC)、血钾浓度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TFV1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为0.771,最佳截断值为3.747m V·ms,灵敏度为76.7%,特异度为75.6%;WBC、血钾浓度、QRS时限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1、0.696、0.610。PTFV1+血钾、PTFV1+WBC、PTFV1+QRS时限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新发房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815、0.773。结论:窦性心律的PTFV1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新发房颤风险显著相关。与PTFV1单独预测相比,PTFV1+WBC、PTFV1+血钾对于预测慢更多性肾脏病患者房颤发生的价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