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的基因突变状态、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价值,为结直肠癌患者的基因检测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Puromycin体内实验剂量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数据。收集临床信息Indirect genetic effects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组织学、淋巴血管浸润、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分型、肿瘤TNM分期等。由吉大二院病理科专家基于UICC/AJCC第8版的TNM肿瘤分期标准评定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在吉大二院精准医学中心使用突变阻Etoposide体内滞扩增系统PCR(ARMS-PCR)技术检测KRAS基因、BRAF基因和NRAS突变的突变状态。使用统计学分析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价值。结果:(1).KRAS基因突变占全部结直肠癌患者的40.2%(68/169),其中突变率相对较高的是G12D(15.4%)、G12V(9.4%)和G13D(8.8%)。BRAF V600E突变率为4.7%(8/169)。(2).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显示,KRAS突变患者相较于KRAS野生型患者有着更高的神经浸润和粘液腺癌比例(P<0.05);KRAS突变亚型G12D、G12V和G13D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没有差异。(3).NRAS与临床病理特征没有显著相关性。(4).BRAF基因突变与右半结肠癌,N分期更高,更高的脉管浸润率相关(P<0.05)。(5).预后分析表明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更差(P<0.005)。(6).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KRAS突变、患者性别以及患者年龄大小和肿瘤部位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1)KRAS基因突变型率为40.2%,BRAF和NRAS的突变率为4.7%。(2)KRAS突变的位点中,突变率相对较高的是G12D(15.4%)、G12V(9.4%)和G13D(8.8%)。(3)NRAS突变位点中,3号外显子上的Q61R(2.2%)突变率最高。(4)肿瘤神经浸润,粘液腺癌与KRAS突变率显著相关。右半结肠癌与BRAF突变显著相关。NRAS与临床病理特征没有显著相关性。(5)生存分析显示,KRAS是CR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KRAS状态是与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