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最初应用于降低人类血糖,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抑制癌细Ipatasertib浓度胞的增殖、延长小鼠、线虫以及家蚕等寿命、促进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等。为了研究二甲双胍是否可以促进涡虫再生,我们利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日本三角涡虫进行浸泡处理,观察涡虫眼点再生时间。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对日本三角涡虫再生具有调控作用。当暴露于1 mmol/L二甲双胍溶液时,可以促进涡虫眼点再生;当暴露于40mmol/L二甲双胍溶Tissue biopsy液时,可以抑制涡虫眼点再生。为探究低浓度二甲双胍对涡虫再生的调控机制,我们利用1 mmol/L二甲双胍浸泡处理去除眼点的涡虫尾部片段1天,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分析转录组数据,发现经1 mmol/L二甲双胍处理后,再生涡虫体内有113个基因发生差异表达,其中61个基因表达上调,52个基因表达下调。在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中,我们挑选酪蛋白激酶DjCK1、C型凝集素DjCTL和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Dj GPAT4三个基因进行了转录组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这三个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转录AZD9291分子量组数据相符。全长基因的生物学信息学分析显示:DjCK1基因全长1260 bp,开放阅读框为1074 bp,编码35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约为40.29 k Da,蛋白理论等电点为8.931;DjCTL基因全长634 bp,开放阅读框为540 bp,编码17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约为20.58 k Da,蛋白理论等电点为4.52;Dj GPAT4基因全长1394 bp,开放阅读框为756 bp,编码25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约为28.57 k Da,蛋白理论等电点为8.77。为了探究DjCK1的作用,我们对涡虫进行喂食干扰DjCK1实验,干扰成功后,我们将涡虫的眼点切除,观察其再生时间,结果发现清水培养的干扰组涡虫与清水培养的未干扰组相比,涡虫眼点再生时间显著延长,说明DjCK1干扰后抑制涡虫眼点再生;清水培养的干扰组和二甲双胍处理的干扰组相比,涡虫眼点再生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DjCK1具有促进涡虫再生的功能,二甲双胍可能通过DjCK1调控涡虫眼点的再生。为了探究DjCK1的作用,我们对涡虫进行喂食干扰DjCK1实验,干扰成功后,我们将涡虫的眼点切除,观察其再生时间,结果发现清水培养的干扰组涡虫与清水培养的未干扰组相比,涡虫眼点再生时间显著延长,说明DjCK1干扰后抑制涡虫眼点再生;清水培养的干扰组和二甲双胍处理的干扰组相比,涡虫眼点再生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DjCK1具有促进涡虫再生的功能,二甲双胍可能通过DjCK1调控涡虫眼点的再生。为了探究二甲双胍是否通过DjCK1参与的Wnt/b-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调节涡虫的再生,我们将DjCK1干扰涡虫的眼点切除,通过q PCR检测了涡虫再生12 h和1d时Wnt信号通路中的Djb-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中的Dj Smo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处理的未干扰组与清水培养的未干扰组相比,Djb-catenin和Dj Smo的表达显著下调,说明二甲双胍对Wnt/b-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具有调节作用。清水培养的干扰组和清水培养的未干扰组相比,Djb-catenin和Dj Smo的表达显著下调,说明DjCK1参与了Wnt/b-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调节。二甲双胍处理的干扰组和清水培养的干扰组相比,再生12 h时Djb-catenin的表达显著上调,Dj Smo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再生1 h时,Djb-catenin和Dj Smo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说明二甲双胍通过DjCK1调节了Djb-catenin和Dj Smo的表达。以上结果初步表明,二甲双胍可能通过Wnt/b-catenin和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了涡虫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