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治疗急性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背景:急性创面在皮肤科门诊非常常见,如外伤、烧烫伤、冻伤以及皮肤科常见医疗操作(如激光、冷冻或手术等)形成的创面。大部分急性创伤通过早期积极的干预可以很快愈合,但也有部分创面因局部缺血或创面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尤其是复杂感染MK-4827抑制剂的发生;导致急性创面逐渐转为慢性创面,延长愈合时间。现代医疗中治疗创面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清创术、灭菌剂、伤口敷料、负压治疗以及新型纳米材料等。但重复就医过程、治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疼痛以及高昂的支出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不高。创面的愈合过程仍存在巨大的阻力,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替代治疗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低温大气压等离子体(Cold Atmospheric Plasma,CAP)在加快创面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普通空气作为气体源,使用合肥中科离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T-P101等离子皮肤治疗仪产生CAP。安全性实验:将24只SD大鼠分为equine parvovirus-hepatitis两组,采用高、低两种强度的CAP照射大鼠背部皮肤,照射时间设置为30min、20min、10min、5min,每组重复3只,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斑、水肿,并取照射部位皮肤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有效性实验:(1)使用SD大鼠建立深二度烫伤模型,每只大鼠背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烫伤创面;左侧创面为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治疗,右侧创面为治疗组,接受CAP治疗;根据CAP治疗强度的不同,分为低强度CAP治疗组和高强度CAP治疗组;在治疗的第5、10、15、20天,拍摄大鼠背部创面图像,统计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创面部位皮肤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2)从皮肤科门诊选择5例急性创面患者(1例激光术后创面、2例冷冻创面、2例手术创面),患者对常规治疗方式反应不佳,知情同意下予以CAP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安全性实验中,高强度CAP照射大鼠正常皮肤30min后,实验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或二者兼具;高强度CAP照射大鼠正常皮肤20min后,一只大鼠实验部位皮肤出现轻微红斑;高强度CAP照射大鼠正常皮肤5min或10min后,所有实验部位皮肤均未出现明显刺激反应;而低强度CAP持续照射大鼠正常皮肤30分钟,也未观察到局部红斑或水肿的发生。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高强D-Lin-MC3-DMA体内实验剂量度CAP处理大鼠皮肤20或30分钟后,与正常皮肤相比,接受CAP照射部位皮肤出现轻微角化、水肿,而炎症细胞无明显差异。有效性实验中,在治疗的第5、10、15、20天统计大鼠背部创面愈合率,发现CAP治疗组的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快,创面愈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组织形态学上,观察到CAP治疗组中上皮细胞、血管以及皮肤附属器的发生较对照组早,CAP治疗组的再上皮化过程更快。使用CAP对临床急性创面的治疗中,使用CAP治疗5例临床急性创面,经8~22次CAP治疗后,所有创面基本愈合。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疼痛或疼痛可忍受。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红斑、水肿等皮肤刺激反应。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CAP对于急性创面的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CAP作为一种新的创面治疗方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