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骨髓移植(BMT)是否能重建肥大细胞缺陷大鼠(Ws/Ws大鼠)的消化道肥大细胞,并了解新生肥大细胞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 42只Ws/Ws大鼠分成对照组及6种毁髓照射剂量组(6.0、7.0、8.0、9.0、10.0和11.0 Gy),每组6只,以确定Co~selleck(60)放射源的适宜毁髓照射剂量。16只Ws/Ws大鼠进行7.5 Gy照射,于照射后第1、5、8、12天检测血象及骨髓象,每个时间点4只,另取4只无照射Ws/Ws大鼠的血象与骨髓象作为对照。将与Ws/Ws大鼠同基因背景的正常Brown Norway(BN)大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输注入经7.5 Gy剂量照射后的Ws/Ws大鼠体内,构建BMT-Ws/Ws大鼠。4只雌性Ws/Ws大鼠接受雄性BN大鼠BMT后4周经Y染3-MA体内色体原位杂交(Y-FISH)鉴定BN大鼠骨髓在BMT-Ws/Ws大鼠体内的存活及分化迁移。另使用相同方法构建雄性BMT-Ws/Ws大鼠24只,于移植后5、8、13及23周(各6只)通过阿尔新蓝-番红O染色观察肥大细胞在全消化道的重建情况,对其进行计数,通过Western印迹法定量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表达。结果 YFISH显示雄性供体的骨髓可在雌性Ws/Ws大鼠体内存活并迁移分化为成熟的消化道肥大细胞。8周时BMT-Ws/Ws大鼠食管、胃及回肠远端肥大细胞数目最多,均明显高于BN对照大鼠[(103±6)比(35±4),(271±23)比(124±13),(200±13)比(103±7)个/mm~2,均P<0.05,n=6);食管及回肠组织类胰蛋白酶含量也最高,明显高于BN对照大鼠(1.3±0.3比0.6±0.2,3.6±0.8比1.9±0.4,均P<0.05,n=4)。13周之后肥大细胞数量及蛋白酶含Abortive phage infection量逐渐回落。结论骨髓移植可以重建Ws/Ws大鼠消化道肥大细胞,移植后8周至13周消化道肥大细胞及类胰蛋白酶含量最丰富,此期可作为BMT-Ws/Ws大鼠用于肥大细胞功能实验研究的最佳时间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