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UPLC-Q-TOselleckchem PLX3397F-MS技术结合UNIFI分析软件快速定性分析凉血退紫合剂中的成分,借助成分靶点预测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和基因数据库(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及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相关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ZD1839生产商ndermal fibroblast conditioned medium interaction,PPI)网络,运用Omishare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法验证该合剂中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相互作用。同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凉血退紫合剂低剂量组、凉血退紫合剂中剂量组、凉血退紫合剂高剂量组,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血清差异代谢物,分析可能的代谢通路,并构建“成分-靶点-差异代谢物”网络图。从凉血退紫合剂中鉴定或推断出45个成分,预测得到其潜在治疗过敏性紫癜靶点145个;KEGG富集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抗性、PI3K-AKT及T细胞受体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凉血退紫合剂中的活性成分与关键靶标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从血清中共筛选出13个差异代谢物,与活性成分有27个共有靶标,代谢通路分析表明过敏性紫癜进展与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等代谢异常相关。表明了凉血退紫合剂中的成分主要通过炎症和免疫等多方面发挥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