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调强适形放疗(IMRT)后发生重度急性放射性肺损伤(AR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NSC点击此处LC患者278例。患者均接受IMRT治疗。统计ARP发生情况,并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组、非重度组,收集2组animal biodiversity患者相关资料。结果 278例NSCLC患者采用IMRT治疗后ARP发生85例,ARP发生率为30.58%(85/278),其中重度26例、非重度59例。重度组合并慢阻肺占比(69.23%)、年龄(65.38±2.15)岁、V20(29.74±Wnt-C59体内实验剂量7.52)%及V30(19.87±6.01)%,高于非重度组的(38.98%)、(58.71±1.37)岁、(26.34±5.10)%、(15.39±4.73)%,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性别、组织类型、临床分型、肿瘤分期、病变位置、V5及总辐射剂量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阻肺、年龄及V20、V30为导致NSCLC患者IMRT后发生重度AR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NSCLC患者采用IMRT治疗时需要减少放疗靶区体积,同时对高龄及合并慢阻肺的NSCLC患者,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并优化治疗方案以降低重度ARP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