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1年云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流行变化情况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云南省≥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高血压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2—2015年“中国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调查及关键技术研究”和2020—2021年“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两次调查均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分别获得云南省≥18岁居民14 960、8 655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015—2021年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5—2021年云南省成年居民高E-616452供应商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从29.0%、44.2%、36.4%、13.9%上升至31.8%、57.1%、45.8%、1Y-27632半抑制浓度9.9%,标化患病率、标化知晓率、标化治疗率和标化控制率分别从27.1%、31.1%、23.9%、9.8%上升至33.1%、43.9%、31.9%、15.5%。男性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的增长率高于女性,但控制率的增长率低于女性;低年龄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控制率的增长率高于高年龄组,但治疗率的增长率低于高年龄组;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combination immunotherapy、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的增长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18~34岁组治疗率和18~34岁组、≥75岁组、农村组控制率外,2021年总人群和各亚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2015年(OR值均>1,P<0.01)。结论 2015—2021年云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上升。应继续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测血压、按时服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血清脑钠肽、25-羟维生素D、半乳糖凝集素-3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脑钠肽(BNP)、25-羟维生素D[25(OH)D]、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HDP患者114例纳入研究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39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1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产检的健康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BNP、25(OH)D、Gal-3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分析患者血清BNP、25(OH)D、Gal-3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根据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结局良好组65例、妊娠结局不良组49例,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血清BNP、25 (OH)D、Gal-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患者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血清BNP、Gal-3水平逐渐升高,25(OH)D水平逐渐降低。各组左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左心室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E/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DP患者血清BNP、Gal-3水平与E峰、E/A呈负相关(P<0.05),与A峰呈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E峰、E/A呈正相关(P<0.05),与A峰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158.02 mm Hg、舒张压≥104.32 mm Hg、血清BNP≥406.42 ng/L、血清25(OH)D≤14.94μg/L、血清Gal-3≥16.17 nBurn wound infectiong/mL是HDP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确认细节:HDP患者血清BNP、Gal-3水平异常升高、25(OH)D水平异常降低均为HD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此网站因素,三者水平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对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判断。

WWP2沉默对肝癌细胞系黏附、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WWP的E3泛素连接酶2(ww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WWP2)沉默对肝癌细胞系黏附、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作用。方法 通过RNA沉默技术降低肝癌细胞系的WWP2水平,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CCK-8法检测Docetaxel细胞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7、caspase8、Bcl-2、Bax、PTEN、p-Akt及Akt的蛋白水平。结果 沉默WWP2后,肝癌细Cardiovascular biology胞BEL-74RSL3 NMR04和Huh7的WWP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01),BEL-7404细胞和Huh7细胞的凋亡相关标志物caspase7、caspase8及Bax的蛋白水平表达都显著升高(P<0.01)、PTEN的蛋白水平升高(P<0.01),Bcl-2、p-Akt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癌细胞BEL-7404和Huh7的细胞活力、黏附能力、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都明显减弱(P<0.001)。结论 沉默WWP2可抑制肝癌BEL-7404细胞和Huh7细胞增殖、黏附、侵袭和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TEN/Akt信号通路相关。

244例MMD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脑梗死风险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烟雾病(MMD)患者介入术后脑梗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抽样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MMD介入术后患者244例作selleck合成为研究对象(2018年3月至2022年2月),统计脑梗死发生率,分析脑梗死影响因素以及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MMD介入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率为9.84%(24/244);术后动脉收缩压、术中收缩压、术后舒张压、术前脑梗死状况、高血压状况为MMD介入术后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模型分析,高血压、术前脑梗死、术后舒张压≥74.50 mmHg、术中收缩压≥124.60 mmHg、术后动脉收缩压≥131.50 mmHg为MMD介入术后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Biogeochemical cycle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曲线下面积(AUC)是0.854,95%CI是0.815~0.894,敏感度是83.33%,特异度是90.00%。结论 高血压、术前脑梗死、术后舒张压≥74.50 mmHg、术中收缩压≥124.60JNJ-42756493使用方法 mmHg、术后动脉收缩压≥131.50 mmHg为MMD介入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模型能有效评估脑梗死发生风险。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流行特征及诱发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并探讨诱发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某三甲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为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AMI组(4 52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为非AMI组(5 378例),采取查阅病历方式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特征,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AMI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 985例,资料完整者9 904例,有效率为99.2%。其中非AMI组5 378例,AMI组4 526例,分别占54.31%、45.70%。年龄以60~89所占比例较高,占58.60%,男女性别比为1.16∶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60、60~89岁(OR=3.1D-Lin-MC3-DMA核磁46、3.673)、男性(OR=2.855)、吸烟史(OR=1.910)、高血压史(OR=1.655)、CK-MB>40.14μg/L(OR=3.105)、肌钙蛋白>0.68μg/L(OR=1.322)为AM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需重点关medical legislation注中老年、男性、吸烟史、高血压史、CK-MB>40.14μg/L、肌钙蛋白>0.68μg/L的人群,并及时采取预防控Decitabine制措施。

重庆市黔江地区胆结石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黔江地区胆结石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胆结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4—2019年期间参加体检的23 724名人群基本信息和体检数据,分析胆结石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等人群特征分布情况,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herbal remedies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结石患病风险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中166人被诊断为胆结石,患病率0.70%(95%CI:0.59%~0.8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胆结石患病率分别为0.68%(95%CI:0.52%~0.83%)和0.72%(95%CI:0.57%~0.86%),二者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χ~2=0.140; P=0.708)。不同民族之间胆结石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汉族0.70%vs土家族0.73%vs苗族0.59%vs其他民族1.04%;χ~2=1.394; P=0.6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结石(OR=8.185; 95%CI:2.808~23.858)、高血压(OR=1.774; 95%CI:1.260~2.498)、高龄(OR=2.803; 95%CI:1.715~4.581)Emricasan体内实验剂量与胆结石患病风险正向相关。分层分析显示,汉族中肾结石(OR=8.288;95%CI:1.717~40.009)、高血糖(OR=2.404; 95%CI:1.154~5.009)、高龄(OR=2.655; 95%CI:1.041~6.775)、高总胆红素(OR=2.BAY 73-4506作用150; 95%CI:1.037~4.456)与胆结石患病风险正向相关;土家族中肾结石(OR=7.943; 95%CI:1.692~37.291)、高血压(OR=1.859; 95%CI:1.155~2.994)、高龄(OR=3.717; 95%CI:1.910~7.234)与胆结石患病风险正向相关;苗族中女性(OR=2.710; 95%CI:1.053~6.973)、高龄(OR=8.169; 95%CI:2.869~23.260)与胆结石患病风险正向相关。结论 黔江地区胆结石患病率相对较低,肾结石、高血压、高龄与胆结石患病风险显著相关,不同民族之间,胆结石患病相关因素存在差异。

老年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284例接受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指数方程作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模型判断不良事件的价值。结果 284例老年患者中,74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06%。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其中,心率波动32例,血压波动28例,心律失常9例,出血4例,肠穿孔1例。未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1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体重指数(BM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鼾病史、病变类型及颌面部异常情况比Nirogacestat细胞培养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寻找更多义(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1.763,95%CI:1.108~2.805,β=0.567,P=0.017)、BMI (■=2.608,95%CI:1.916~3.550,β=0.959,P=0.000)、COPD (■=1.702,95%CI:1.125~2.575,β=0.532,P=0.012)及鼾病史(■=2.258,95%CI:1.403~3.634,β=0.814,P=0.001)是老年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发生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病变类型及颌面部异常与老年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无关(P>0.05)。根据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建立指数方程Y=0.567X_1+0.959X_2+0.532X_4+0.814X_5(X_1=年龄,X_2=BMI,X_4=COPD,X_5=鼾病史)。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采用指数方程local infection判断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AUC=0.781,SE=0.029,95%CI:0.724~0.837),敏感度为0.824,特异度为0.514。结论 老年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心肺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患者年龄、BMI、COPD及鼾病史有关,据此建立指数方程来判断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复发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复发静脉血ZD1839使用方法栓栓塞(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PTE患者185例。根据患者出院后12个月是否复发VTE分为复发组(n=63)和非复发组(n=12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narrative medicin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PTE患者复发VTE的影响因素。结果 复发组男性占比及年龄≥60岁、肥胖、合并高LY2835219研究购买血压、合并糖尿病、接受溶栓治疗、出院前D-二聚体升高、出院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升高者占比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542,95%CI(1.239,1.919)]、年龄≥60岁[OR=1.691,95%CI(1.336,2.140)]、肥胖[OR=1.482,95%CI(1.195,1.838)]、合并高血压[OR=1.862,95%CI(1.352,2.564)]、合并糖尿病[OR=1.592,95%CI(1.219,2.079)]、接受溶栓治疗[OR=1.711,95%CI(1.298,22.255)]、出院前D-二聚体升高[OR=1.352,95%CI(1.092,1.674)]、出院前NT-proBNP升高[OR=1.511,95%CI(1.259,1.813)]是急性PTE患者复发VT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男性、年龄≥60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接受溶栓治疗及出院前D-二聚体≥1.0 mg/L、NT-proBNP≥450 ng/L是急性PTE患者复发VTE的危险因素。

2019—2021年甘肃省永靖县学生常见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采取科学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学生开展视力不良、龋齿、肥胖、血压偏高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筛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学生常见疾病的患病状况。结果 2019—2021年共监测学生5 974人,年龄6~21岁,其中男生3 030人、女生2 944人,男女性别比为1∶0.97;学生常见病的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力不良(68.3%)、龋齿(68.0%)、高血压前期(15.4%)、肥胖(11.9%)、营养不良(8Crizotinib.9%)和脊柱弯曲异常(0.4%),营养不良(χ~2=22.884)、肥胖(χ~2=63.994)、龋齿(χ~2=420.117)、视力不良(χ~2=729.220)、高血压前期(χ~2=59.450)和脊柱弯曲异常(χ~2=33.209)的检出率不同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χ~2=4.233)和肥胖(χ~2=32.54PLX5622试剂6)的检出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χ~2=71.819)和视力不良(χ~2=71.308)的检出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肥胖(χ~Cadmium phytoremediation2=41.706)、龋齿(χ~2=280.240)、视力不良(χ~2=584.736)、高血压前期(χ~2=17.459)和脊柱弯曲异常(χ~2=21.106)不同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初中生最高,主要分布在11~17岁。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随学段增加而呈降低趋势(趋势χ~2=27.726,P<0.001)。结论 视力不良和龋齿等学生常见病检出率较高,肥胖和营养不良并存,不同常见病性别和学段间差异明显;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学校应明确各自职责与任务,同心协力,将中小学生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起上下贯通、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慢性病防治网络和工作队伍。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化疗期间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s)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138例初发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化疗期间是否发生IPFIs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数据,筛选ALGK-974体内实验剂量LL患儿诱导化疗期间发生IPFIs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ALL患儿诱导化疗期间有31例发生IPFIs,发病率为2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对照组的女性、年龄≤4岁、严重粒细胞缺PF-02341066供应商乏、粒细胞缺乏≥10 d、低白蛋白血症ethnic medicine、口腔黏膜炎、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β=1.187,OR=3.276,95%CI=1.048~10.242)、发生口腔黏膜炎(β=1.655,OR=5.235,95%CI=1.628~16.834)是ALL患儿诱导化疗期间发生IPF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发生口腔黏膜炎和低白蛋白血症是ALL患儿诱导化疗期间发生IPFIs的独立危险因素。纠正粒细胞缺乏和低白蛋白血症、预防口腔黏膜炎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降低IPFIs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