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所有肿瘤中的发病率排第6位,死亡率排第3位。其中,90%的原发性肝癌为肝细胞癌(HCC)。由于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期或晚期,导致肝癌的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虽然肝癌的治疗已取得显着改善,但改善的速度有所放缓,因为许多治疗策略已经达到了强化治疗的极限。此外,长期治疗的副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因此,开发针对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减少治疗毒副作用仍然是当前肝癌治疗的一大挑战。作为肿瘤治疗的新兴靶点,铁死亡引起了广泛关注。铁死亡是一种非凋亡性的调节性细胞死亡,可以通过抑制抗氧化防御系统和积累铁依赖性活性氧(ROS)来触发。过去几年,研究表明铁死亡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以及克服肿瘤细胞耐药的潜力。因此,诱导铁死亡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给药系统在药物靶向输送、增效减毒以及多模式联合治疗方面展现出优势,尤其是诱medical support导铁死亡的纳米给药系统为临床肿瘤治疗带来了希望。本研究论文旨在构建肝癌靶向的多功能纳米给药系统,通过诱导肝癌细胞铁死亡,进行肝癌治疗。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合成制备了一种具有靶向、示踪、酸响应性的多功能纳米胶束体系,并包载化疗药物和光敏剂,通过靶向肝癌细胞发挥化疗联合光动力治疗作用,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进行肿瘤治疗。以荧光素修饰的Flu-Br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单体3-叠氮基-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AHPMA)和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AEMA)发生ZD1839供应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制备得到高分子聚合物Flu-p DMAEMA-p AHPMA。将具有肝靶向功能的乳糖分子(Lac)修饰上炔基连接臂,与Flu-p DMAEMselleck抑制剂A-p AHPMA上的叠氮基通过点击化学反应连接到一起,进而得到了含有荧光基团(Flu)、酸敏感基团(DMAEMA)和靶向基团(Lac)的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Flu-p DMAEMA-p AHPMALac。以Flu-p DMAEMA-p AHPMA-Lac为药物载体,与化疗药物Triapine和光敏剂Ce6自组装形成多功能纳米胶束给药系统TCLMs。TCLMs的平均粒径为195.2?0.3 nm,Zeta电势值为-4.3?2 m V。TCLMs中Triapine和Ce6的载药率(DLC)分别为22.2±1.2和24.7±1.8%,包封率(DEE)分别为71.6±3.1%和52.2±2.0%。在体外实验中,TCLMs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以及ROS产生能力。同时,TCLMs能够靶向肝癌细胞并诱导铁死亡发生,抑制了肝癌细胞的增殖。在肝癌皮下瘤模型中,TCLMs能够主动靶向肿瘤组织,在近红外光照下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85.7%。在肝癌原位瘤模型中,以光纤介入的方式将光源引入至原位肝细胞癌表面,增强了光源的穿透性和减少光源的损耗,最大程度的提升了光动力治疗效果,有效的抑制了原位肿瘤的生长。(2)本研究制备了一种诱导铁死亡的肝癌靶向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给药体系,针对GPX4和FSP1蛋白组成的铁死亡抵抗系统,进行肝癌干细胞介导的肿瘤生长和和肺转移的治疗。首先,合成了含有铁离子的多孔配位网络(Fe-MOF),然后通过?-?堆积包载小分子化合物RSL3和i FSP1,并在材料表面修饰上乳糖酸(LA)以生成糖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给药系统RF@LA-Fe-MOF。RF@LA-Fe-MOF纳米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27.6?2.3nm,Zeta电势值为12.0?2.24 m V。RF@LA-Fe-MOF中RSL3的载药率为7.3?0.65%,包封率为70.1?0.97%;i FSP1的载药率为17.8?0.45%,包封率为82.9?1.07%。在体外实验中,RF@LA-Fe-MOF表现出良好的铁死亡诱导能力、抗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同时,在体内外RF@LA-Fe-MOF展现了良好的肝癌靶向性。在肝癌皮下瘤模型中,RF@LA-Fe-MOF触发的铁死亡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83.0%,并且显示出良好的体内生物相容性和低毒副作用。在肝癌原位瘤模型中,RF@LA-Fe-MOF不仅抑制了肝癌干细胞介导的原位肝癌的生长,并且明显减少了肺转移病灶,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Author: admin
miR-526b-3p调控TROAP基因介导Wnt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究miR-526b-3p调控滋养素相关蛋白(TROAP)基因介导Wnt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与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测定人肺泡上皮细胞及NSCLC细胞系A549、HCC827、NCI-H1299中miR-526b-3p及TROAP、Wnt基因的表达水平。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526b-3p mimic组、miR-526b-3p mimic阴性对照组、miR-526b-3p mimic+TROAP过表达组、miR-526b-3p mimic+Wnt过表达组,分组转染后,测定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D1)、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E-cadherin、Vimentin)、TROAP基因、Wnt基因及miR-526b-3p表达、细胞Cyclin D1、Bax、Caspase-3、E-cadherin、Vimentin、TROAP及Wnt蛋白表达、miR-526b-3p对TROAP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R-526b-3p mimic组细胞呈现凋亡损伤状态,细胞Edu阳性率、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细胞Cyclin D1、Vimentin、TROAP、Wn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miR-526b-3p表达、Bax、Caspase-3、E-cadBaricitinib生产商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526b-3p mimic阴性对照组细胞各warm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过表达Tselleck化学ROAP或Wnt可消除miR-526b-3p mimic对细胞增殖与侵袭迁移的作用。在A549细胞中miR-526b-3p可靶向下调TROAP的表达。结论 miR-526b-3p可通过靶向下调TROAP的表达而降低Wnt基因表达,进而抑制A549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减轻上皮间质转化,最终降低NSCLC增殖与侵袭迁移活性。
枳壳黄酮提取物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为了探究枳壳黄酮hepatitis-B virus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以重庆枳壳为研究对象,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枳壳中的新橙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的含量。使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枳壳黄酮,结合methyl 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 (MTT)比色法和EGFP-Annexin V/PI染色法分析其抗Gefitinib-based PROTAC 3说明书肿瘤活性。结果发现,不同枳壳样品的柚皮苷、新橙皮苷、橙皮苷和芸香柚皮苷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柚皮苷含量在0.23%~10.78%,新橙皮苷含量在0.17%~7.17%。22个样品中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的有18个样品,合格率为81.8%。超声波辅助提取枳壳黄酮提取物的提取率为11.82%,与阴性对照相比,枳壳黄酮提取物对HCT116结直肠癌细胞具有显著抑Enasidenib制效果(P<0.05)且呈量效关系, 48 h内黄酮提取物(400μg/mL)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60.83%, IC_(50)值为317.2μg/mL,细胞晚期凋亡率为13.7%。枳壳黄酮提取物能够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为枳壳黄酮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铁路职业人群夜班轮班工作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及中介效应分析
目的 夜班轮班工作是铁路职业人群的工作特点,本研究探究铁路职业人群夜班轮班工作与代谢综合selleckchem FG-4592征的关联,并探讨可能的中介因素及中介效应,为形成有针对性的铁路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预防策略与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在重庆市、四川省和贵州省工作的铁路职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及食物频率问卷等量表获取调查对象的夜班轮班工作情况、生活方式等指标。通过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夜班轮班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bootstrap法对吸烟及饮酒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6 905例研究对象,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0.5%。回归分析发现,夜班轮班工作显著增加代谢综合征发生风险(调整OR=1.102,95%CI:1.002~1.041),还可增加高血压(调整Ofungal superinfectionR=1.159,95%CI:1.050~1.280)和糖尿病发生风险(调整OR=1.134,95%CI:1.010~1.273)。中介分析发现吸烟在夜班轮班与GSKJ4体内实验剂量代谢综合征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5.64%,饮酒在夜班轮班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比为20.84%。以糖尿病和高血压作为结局进行分析,仅饮酒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其在夜班轮班和高血压之间的中介占比为19.55%,在夜班轮班和糖尿病之间的中介占比为19.22%。结论 夜班轮班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密切相关,主要通过高血压及糖尿病两个组分来影响代谢综合征。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倡导铁路职业人群戒烟限酒,或能成为降低夜班轮班对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影响的关键措施。
METTL3介导IGF2BP3 m6A修饰对儿童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目的 分析METTL3介导IGF2BP3 m6A修饰对儿童Puromycin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q RT-PCR检测小儿肝母细胞瘤HuH-6中METTL3和IGF2BP3 mR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ETTL3和IGF2BP3蛋白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在HuH-6细胞中敲低METTL3,并通过免疫印迹验证METTL3蛋白表达,采用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IGF2BP3的表达,m6A甲基化RNA免疫沉淀技术分析IGF2BP3 mRNA mCL 318952小鼠6A修饰的情况;CCK-8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采用METTL3 sgRNA干预后会显著降低细胞METTL3表达水平(P <0.05);sgRNA组细胞48 h和72 h时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低于空载体组(P <0.05);sgRNA组细胞24 h和48 h时细胞迁移明显低于空载体组,sgRNA组细胞侵袭水平明显低于空载体组;sgRNA组细胞中IGF2BP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载体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gRNA组细胞中m6A-IP及IGF2BP3 m6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载体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ETTL3可有效调节IGF2BP3 m6A修饰并对儿童肝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进行调控。
鬼针草总黄酮调控PI3K/Akt/mTOR自噬通路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鬼针草总黄酮(TFB)调控磷脂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通路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5组:SHR组、SHR+坎地沙坦组、SHR+TFB组、SHR+IGF-1(PI3K/Akt/mTOR通路激活剂)组、SHR+TFB+IGF-1组,每组6只。另取6只年龄匹配的雄性WKY大鼠作为Cell Cycle抑制剂WKY大鼠对照组。WKY大鼠对照组和SHR组大鼠予剂量匹配的生理盐水灌胃,SHR+坎地沙坦组予溶于生理盐水的坎地沙坦(40 mg/kg)灌胃,SHR+TFB组予溶于生理盐水的TFB(240 mg/kg)灌胃,SHR+IGF-1组大鼠经侧脑室注射20μg/kg IGF-1,SHR+TFB+IGF-1组大鼠经侧脑室注射20μg/kg IGF-1后予240 mg/kg TFB灌胃,每日1次,连续1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左心室功能指标; HE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 TUNEL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法测量抗氧化状态; RT-qPCR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CollagenⅠ、α-SMA、FiLiraglutide半抑制浓度bronectin、Vimentin、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B、p62)、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 与SHR组相比,SHR+坎地沙坦组、SHR+TFB组大鼠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升高,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降低,MF程度减轻genetic introgression,CollagenⅠ、α-SMA、Fibronectin、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凋亡小体百分比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升高,内源性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显著降低,Beclin-1、LC3B-Ⅱ/LC3B-Ⅰ显著升高,p62表达显著降低,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显著降低(P <0.05)。与SHR+TFB组相比,SHR+TFB+IGF-1组EF、FS明显降低,收缩压、LVEDD、LVEDV、LVESD、LVESV、LVMI明显升高,MF程度加重,CollagenⅠ、α-SMA、Fibronectin、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凋亡小体百分比显著升高,GSH-Px、SOD、Beclin-1、LC3B-Ⅱ/LC3B-Ⅰ显著降低,H_2O_2、MDA、ROS水平、p62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显著升高(P <0.05)。结论 TFB显著降低SHR大鼠的收缩压,并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激活心肌自噬,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心肌凋亡,进而减轻SHR大鼠的MF。
中医情志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1日~2023年4月30日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的2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医情志疗法组、耳穴压Medical geography豆组、联合组各50例LGK-974。对照组给予外科术后失眠常规护理,中医情志疗法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疗法干预,耳穴压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干预,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疗法和耳穴压豆干预,干预时间为4周,3例患者中途退出,最终对照组50例,中医情志疗法组48例、耳穴压豆组49例、联合组50例患者完成研究;比较四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医证候(采用中医证候量表)、心理状态[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结果:干预后,中医情志疗法组、耳穴压豆组、联合组PSQI、中医证候、PANA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1),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MA说明书(P<0.01)。结论:中医情志疗法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可以提高患者正性情绪,降低其负性情绪,从而缓解患者中医症状。
基于靶点结构的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细胞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过程之一。机Barasertib生产商体的生长发育和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周期的有序调控,而细胞周期紊乱则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细胞周期离不开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调控,因此,通过调控CDK进而调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实现抗癌作用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思路。在过去数十年中,在发现和开发CDK抑制剂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也有不少CDK泛抑制剂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 Flavopiridol、Seliciclib、Dinaciclib。但在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CDKs泛抑制剂在靶向性、安全性方面存在巨大的隐患。因此,目前开发新型CDKs抑制剂依旧是药物化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决CDKs泛抑制因作用机制不明或缺乏靶向性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大等问题,开发新的CDK选择性抑制剂势在必行。本论文工作重点针对CDK2和CDK7选择性抑制剂。CDK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我们应用AlphaSpace软件研究已报道的CDK2抑制剂CDK2-IN-4结合口袋,确定了一个未被占用的极性口袋。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Ⅰ系列目标化合物,Captisol在C6-苯环的基础上,在对位或邻位引入氨甲基,同时在嘌呤的C2-NH2处引入脂环基、芳环、苄位取代基等进行结构修饰。在Ⅰ系列目标化合物的基础上,对氨基进行适当修饰进行结构的延长得到Ⅱ系列目标产物。我们以2,6-二氯嘌呤和对溴苄胺为原料,通过氟硼酸钾盐的制备、Suzuki偶联、Buchwald偶联、酰胺缩合、氨基的保护与脱除等反应得到了共计21个新化合物,其中目标化合物15个,新中间体6个。通过抑酶活性实验筛选发现,化合物ZHUY-2和ZHUY-4对CDK2的抑制活性较好,其中化合物ZHUY-4的抑制活性是阳性药Roscovitine的三倍以上。但遗憾的是,ZHUY-4对MDA-MB-231表现出了较差的细胞活性,推测infection fatality ratio可能是由于目标化合物自身理化性质的问题。因此基于活性化合物ZHUY-4结构为先导,后续改造将进一步提高其活性和成药性。CDK7共价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通过前期文献调研,我们在THZ1、CDK7-wang、YKL-5-124的基础上,以4-噻唑酮-嘧啶结构为基本骨架设计了两个系列的CDK7抑制剂,随后又在THZ1的基础上,分别变换原结构中的吲哚环和嘧啶环为其他杂环,设计了Ⅲ系列CDK7抑制剂。我们以4-甲基噻唑为原料,通过NBS溴代、亲核取代、正丁基锂参与的硼酸酯制备、Suzuki偶联、脱甲基、N-烷基化、Buchwald偶联、酰胺缩合、氢化脱苄、硝基的还原、氨基的保护与脱除等反应得到了共计30个新化合物,其中目标化合物14个,新中间体16个。通过抑酶活性实验筛选发现,化合物ZZ-10和ZZ-14对CDK7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ZZ-14表现出最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MDA-MB-231),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结构改造和修饰。
免疫检查点蛋白VIST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VISTA在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与乳腺癌临床因素的相关性;评估VISTA在乳腺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140例乳腺癌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的微阵列,分析肿瘤细胞(TC)VISTA表达、免疫细胞(IC)VISTA表达和VISTA的综合阳性评分(CPS)与临床变量的关系,以及与乳腺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再从癌基因数据库TCGA提取乳腺癌VISTA mRNA表达量数据,验证其与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检测到VISTA表达率为35.0%,其中VISTA在TC中的表达率为11.4%,在ICadhesion biomechanics中的表达率为30.0%。乳腺癌VISTA蛋白的CPS与雌激素受体(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阴性、三阴性者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5、0.010、0.001);TC VISTA阳性表达与PR阴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6);IC VISTA阳性表达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3)。IC VISTA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者寻找更多相比,生存率显著提高(90.2%vs. 73.4%,P=0.038);而VISTA的CPS(79.3%vs. 75.3%,P=0.601)和TC的VISTA表达(73.1%vs. 79.2%,P=0.478)不具有此现象;VISTA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者间的总生存的预后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246)。IC VISTA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总生存的独立良好预后指标(P=0.017),也是HER2阴性乳腺癌的良好预后指标(P=0.046)PD0325901浓度。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VISTA在IC中的表达率高于TC;VISTA阳性表达与HER2阳性和PR阴性相关;IC VISTA阳性表达是乳腺癌良好总生存的预后指标,也是HER2阴性乳腺癌的良好预后指标。
白血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内心感受的Meta整合
目的:系统评价有关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白血病患Global oncology儿照顾者工作提Caspase抑制剂供理论借鉴。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2021年4月30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中关于白血病患儿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采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提炼出197个研究结果,将类似结果归纳组合形成12个类别,最终形成5个整合结果,即复杂的情绪体验、多重负担与压力、个人支撑力量、多源PF-6463922化学结构社会支持及成长与获益。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照顾者源于自身力量及社会支持的帮助,逐渐积极面对现状,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一定的获益感,但仍存在各种负性情绪及压力,今后仍需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有针对性地为照顾者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照顾者正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