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70与可溶性CD27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CD27(sCD27)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术后切除病理组织中CD70的表达水平。分析sCD27和CD70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肝胆外科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入院前行CT或者MRI、PET-CT、超声或穿刺后病理组织活检等检查,并且术后病理回报为肝细胞癌;对照组选取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前外周血及术后病理组织标Saxitoxin biosynthesis genes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对患者术后病理标本进行染色分析CD70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患者术前外周血血清进行检测、分析sCD27表达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CD70表达程度和sCD27表达浓度与中国肝癌分期(CNLC)、病理分级、AFP、肿瘤大小、肝功能分级、是否可见脉管侵犯(Vascular invasion,VI)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本实验中,实验组最终入组6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患者;对照组入组20例肝脏良性占位并最终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实验组患者sCD27的浓度在90.58(77.49-117.91)U/ml的表达区间内,平均表达浓度为99.91U/ml。20例对照组患者sCD27浓度的表达区间为73.27(58.4-93.05)U/m L,平均浓度为79.46U/m L。实验组sCD27浓度表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6,P=0.003)。2.CD7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60例实验组患者中有33名患者为阴性(-)表达,27名患者为阳性表达,在阳性表达患者中包括12例弱阳性(+)表达,15例中阳性(++)表达,总体阳性表达率为45%。对照组20名患者中有1例弱阳性(+)表达,19例阴性表达,阳性率5%。实验组CD70表达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64,P=0.009)。3.实验组CD70表达程度与其对应sCD27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_s=0.483,P=0.000*);不同CD70表达程度的sCD27表达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07,P=0.000*)。4.患者术后病理分级(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与CD70表达程度呈负相关性(r_s=-0.268,P=0.039),并且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CD7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7,P=0.040);病理分级与sCD27表达浓度之间呈负相关性(r_s=-0.470,P=0.000*),并且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sCD2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399,P=0.000*)。5.是否可见脉管侵犯与sCD27表达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性(r_s=0.605,P=0.000*),并且是否可见脉管侵犯组间sCD2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645,P=0.000*);患者是否可见脉管侵犯与CD70的表达之间无差异性及相关性。6.肝癌分期(Ⅰa期、Ⅰb期、Ⅱa期)与sCD27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性(r_s=0.592,P=0.000*),并且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sCD27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21.145,Proteases抑制剂P=0.000*),患者肝癌分期与CD70表达程度无差异性及相关性。7.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级,Child-Pugh B级)和术前AFP值(≥400或<400)以及肿瘤直径大小(≥5cm或<5cm)与CD70表达程度、sCD27表达浓度之间均无相关性和差异性。结论:1.实验组sCD27表达浓度高于对照组,且与病理分级、CNLC分期以及是否可见脉管侵犯之间有相关性,提示与疾病进展程度相关,可能具有预测患者病情发展程度的潜力,对术前制定精准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2.实验组中CD70表达程度高于对照组,提示CD70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成为肝癌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力。3.肝癌患者外周血sCD27浓度随着CD70表达程度的升高而降低,提示肝癌可能通过CD70Hedgehog/Smoothened抑制剂的表达进而调控sCD27的表达来参与肝癌的发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