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颢昕运用补气活血法治疗心系疾病经验

《灵枢》言:“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1])。吴颢昕从事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研究工作近40年,善于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临床药理研究。结合心系疾病多虚多瘀的特点,他提出“气不足无以行血液,脉不通无以安五脏”的观点,认为心系疾病多有气虚、血瘀的表现。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重用补气活血之法并结合相关方药的应用,在临床中多取得满意的疗效,其遣方用药思路和对疾病的独特认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Captisol。该文基于气虚血瘀理论梳理了吴颢昕辨证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阐述了“扶正培本”与“活血消瘀”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Aeromonas hydrophila infection以益气活血通脉为主,结合辨证和调五脏的心病治疗原则,从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病三方面对吴颢昕治疗心MK-1775 molecular weight血管疾病的用药规律及学术经验进行论述,并列举典型门诊案例进行讨论,为临床辨证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指导与参考。

血浆外泌体miR-221-3p对结直肠癌的筛查价值及临床意义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且临床缺乏敏感性高的血清学标记物筛查结直肠癌,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晚期,治疗手段单一且预后较差。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大小约40-160nm的微小囊泡,其中富含多种蛋白质、miRNA(micro RNA)、DNA等物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且广泛存在于体液循环中,其被膜结构可以作为“保护膜”让其内的生物活性因子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基于此特点使外泌体miRNAs作为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成为可能。通过课题组前期基因测序结果发现miR-221-3p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升高,但未进行大样本验证,同时查阅文献发现血浆miR-221-3p在胰腺癌、胃癌中表达升高,由此猜想miR-221-3p通过外泌体分泌到血液循环而成为潜在的诊断标记物,目前血浆外泌体miR-221-3p对结直肠癌的筛查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少有报道。目的:明确结直肠癌组织miR-221-3p及结直肠癌血浆外泌体miR-221-3p的表达情况,并BIBW2992核磁分析血浆外泌体miR-221-3p对结直肠癌的筛查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2022年1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及胃肠外科就诊者50例为结直肠癌组,收集空腹静脉血,行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癌旁配对组织23例,且均经结肠镜及病理结果初次诊断为结直肠癌,同期收集体检科健康者47例作为健康组,收集空腹静脉血。通过试剂盒法提取循环血浆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粒径分析及Western Blot法鉴定外泌体;通过RT-q PCR方法检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miR-221-3p和血浆外泌体miR-221-3p的表达情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CEA的表达情况;同期收集入组人群临床基本信息及病理结果,结合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iR-221-3p的表达情况selleckchem JNJ-42756493结直肠癌组织中miR-221-3p的表达远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2.血浆外泌体的鉴定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粒径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对提取的血浆外泌体进行鉴定,电镜扫描结果提示外泌体呈典型的囊泡状结构,粒径分析显示平均粒径大小在124.6nm,粒径主峰107nm,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其特异性蛋白CD9、CD63均有表达。3.血浆外泌体miR-221-3p在结直肠癌组及健康组中的表达情况结直肠癌组血浆外泌体miR-221-3p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血浆外泌体miR-221-3p、血浆CEA及二者联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血浆外泌体miR-221-3p对结直肠癌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敏感性为0.760,特异性为0.640;血浆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敏感性为0.680,特异性为0.830;血浆外泌体miR-221-3p、血浆CEA二者联合对结直肠癌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敏感性为0.890,特异性为0.680。5.血浆外泌体miR-221-3p在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组别间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血浆外泌体miR-221-3p在TNM分期中Ⅲ-Ⅳ期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TNM分期取决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三个因素。进一步分析显示,外泌体miR-221-3p在有淋巴结转移的Ⅲ-Ⅳ期患者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Ⅰ-Ⅱ期患者(P<0.05);同样,其在有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表达高于无远处转移的前3期患者(P<0.05);但外泌体miR-221-3p在以浸润深度、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分类的不同组别间无表达差异(P>0.05)。6.血浆外泌体miR-221-3p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直肠癌组血浆外泌体miR-221-3p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1.血浆外泌体miR-221-3p与CEA联合检测提高comorbid psychopathological conditions了敏感性,对结直肠癌筛查具有一定价值;2.血浆外泌体miR-221-3p高表达可能提示转移,对评估肿瘤分期有一定价值。

膝关节镜检联合单髁关节置换术后X线参数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镜检与单髁关节置换术后X线参数与其手术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关节镜检联合单髁关节置换术的单sleep medicine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以西部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Ma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评估患者手术效果,比较术前及术后WOMAC评分。测量患者X线参数,包括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外侧髌股角、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胫股角(femorotibial angle,FTA)、髌骨Insall指数、沟角(sulcus angle,SA)、适合角(congruence angle,CA)。采用Spearman分析法及Pearson分析法分析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X线参数与其手术效果的关系。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K-L分级中0级8例,1级33例,2级39例,3级10例;外侧髌股角(14.12°±2.31°)、PTS(8.78°±2.65°)、FTA(168.95°±2.35°)、SA(131.25°±5.42°)、CA(12.06°±3.63°)、Insall指数(1.15±IDN-6556核磁0.12)。术后患者WOMAC评分中关节僵硬、疼痛、日常功Entinostat试剂能活动及总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K-L分级与术后WOMAC评分呈正相关(r=0.67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WOMAC评分与外侧髌股角、FTA、CA及Insall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9、0.457、0.631、0.627,P<0.05),与PTS呈负相关(r=-0.700,P<0.05),与SA无显著相关性(r=-0.180,P=0.328)。结论 膝关节镜检联合单髁关节置换术后患者WOMAC评分降低,X线参数可作为评价患者术后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其中术后K-L分级、外侧髌股角、FTA、CA及Insall指数与手术效果呈正相关,而PTS与手术效果呈负相关,SA与患者手术效果无显著相关性。

脱落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SHED)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作用。方法 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乙酸钠(MIA)诱导致TMJOA组(MIA组)、SHED治疗TMJOA组(SHED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于处理后2、4周处死10只并取材,左侧颞下颌关节(TMJ)用于形态学检测,右侧TMJ髁突软骨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HE、番红O-固绿染色评价软骨退变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关键分子cleaved-CASP3、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A组髁突软骨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无细胞区,且纤维层明显增厚(P<0.001);经SHED治疗后,SHED组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A组髁突软骨的骨关节炎改良Mankin’s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后,SHED组明显降低(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A组髁突软骨的番红O染色阳性面积比和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后,SHED组较MIA组明显增高(P<0.01),且与对照组HC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A组髁突软骨中的TUN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后,SHED组相对于MIA组明显减少(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P<0.01),4周(P<0.001)]。Western blotting检Raf抑制剂测显示,MIA组髁突软骨中cleaved-CASP3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后,SHED组明显降低(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HED治疗Liraglutide可以有效逆转MIA所致的大鼠髁突软骨退变。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及抗体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徐州沛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收集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50例)和甲状腺癌患者(50例),分别划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时间段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降钙素原水平,分析各项指标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Erastin生产商。结果 对照组、良性组和恶性组的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降钙素原水平呈上升趋势,恶性组最高,对照组最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ABT-263体内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分别为86.00%、92.00%、89.00%,均高于甲状腺球蛋白(48.00Bio-imaging application%、74.00%、61.00%)、甲状腺球蛋白抗体(66.00%、72.00%、69.00%)、降钙素原(50.00%、58.00%、54.00%)3项指标单一检测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61、15.177、31.692,P<0.05)。结论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联合降钙素原检测能够提升甲状腺癌患者的诊断效能,对提高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ceRNA调节网络结直肠癌预后关键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目的 本研究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别构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lncRNA-购买VX-445miRNA-mRNA的ceRNA调控网络,寻找网络中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的基因,为结直肠癌提供新型预后分子标志物。方法 在TCGA数据库分别下载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原始转录组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R 4.0.4软件的edgeR程序包进行差异基因的分析。根据差异基因靶向调控关系,构建lncRNA-miRNA-mRNA调节网络。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网络调节图。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Survival程序包寻找调控网络中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的基因。结果 在结肠癌的ceRNA网络中,共涉及29个miRNA、128个lncRNA和53个mRNA,有9个lncRNA(AC002511.1、AL590483.1、AP004609.1、GAS6-AS1、HOTAIR、ITCH-IT1、KCNQ1OT1、LINC00491、PVT1),4个mRNA(FJX1、SERPINE1、TPM2、ULBP2),4个miRNA(miR-145、miR-193b、miR-216a、miR-375)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而在直肠癌的ceRNA网络中,共包括19个miRNA、23个lncRNA以及66个m RNA。只有1个mRNA(SALL4)和1个miRNA(miR-107)确认细节与患者预后相biopolymer gels关(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结肠癌和直肠癌的ceRNA调控网络,并分别寻找到了潜在的预后关键基因。

黄芪多糖通过TLR4/NF-κB通路保护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APS组、APS+脂多糖(LPS)组,每组各12只。另外12只大鼠设为对照组。术后6、12、18h APS组灌胃APS(100mg/kg),APS+LPS组灌胃APS urinary infection(100mg/kg)+腹腔注射LPS(3mg/kg),对照组、脓毒症组selleckchem MRTX1133分别灌胃、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肺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selleck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APS组血清IL-6、TNF-α水平,肺组织含水量,ESM-1蛋白表达量,肺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P<0.05),HSP70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APS组比较,APS+LPS组血清IL-6、TNF-α水平,肺组织含水量,ESM-1蛋白表达量,肺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均升高(P<0.05),HSP70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APS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减轻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及肺损伤,保护肺血管内皮细胞。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肠道微生态、结肠黏膜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上给予美沙拉秦缓释片,每次0.5 g,每天4次,口服;试验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每次2袋,每天2次,口服。2组均给予14 d连续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的有效缓解率、粪便菌群结构和改良Mayo评分,比较治疗前后2组结肠黏膜炎性因子白细selleck HPLC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Laboratory Supplies and ConsumablesF-α)表达;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中文版(IBQD)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90%(28例/51例)和35.30%(18例/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改良Mayo评分分别为(2.27±1.18)和(3.99±1.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2组有益优势菌群(类杆菌、优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丰度均明显增加,中性优势菌群(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韦荣球菌)、有害优势菌群(韦荣梭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比例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有益菌群总丰MK-1775临床试验度均显著升高、中性优势菌群、有害优势菌群总丰度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结肠黏膜TNF-α、IL-6、IL-13均明显下降,IBDQ预后评分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美沙拉秦可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提高肠道内有益菌群丰度、降低结肠黏膜炎性因子分泌并提高预后生活质量。

电针透刺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selleckchem GDC-0068的 观察电针透刺和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fitis, KOA)的临床疗效,探寻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 将90例来自长沙市中心医院的轻中度KOA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透刺组、关节松动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电针透刺组即在透刺基础上连接电针仪,关节松动组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联合组即电针透刺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各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Tofacitinib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WOMAC)、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估量表、膝关节最大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conservation biocontrolf motion, AROM)、髌上囊积液及关节间隙角等指标综合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VAS、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Lysholm评分、AROM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关节间隙角较治疗前减小,髌上囊积液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联合组的上述指标较电针透刺组、关节松动组改善更明显(P<0.05);电针透刺组在减少髌上囊积液方面优于关节松动组(P<0.05);关节松动组在增加膝关节AROM、缩小关节间隙角方面优于电针透刺组(P<0.05)。结论 电针透刺及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均能不同程度缓解轻中度KOA患者疼痛症状,降低髌上囊积液量,缩小关节间隙角,改善膝关节整体功能,且二者联合疗效更佳。

3D打印技术治疗重度膝内翻畸形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实施3D模拟打印用于治疗重度膝内翻畸形伴胫骨平台缺损的膝关节immune imbalance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重度膝内翻畸形伴胫骨平台缺损的KOA患者5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及观察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3D打印辅助TKA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手术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时间点(手术前、手术1d及手术3 d)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髋膝踝角水平,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美国膝关节协会(AK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变化,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引流量明显较对照组低很多(P<0.05)。术后组间病人髋膝踝角、AKS临床评分、AKS功能评分、SF-36评分、HSS评分水平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髋膝踝角寻找更多、AKS临床评分、SF-36评分、HSS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TKA治疗重度膝内翻畸形伴胫骨平台缺损的KOA,不仅用时短、失血量少,还可selleck HPLC较好地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恢复下肢引力线,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