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联合血清DKK-1、Gal-1对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TNM分期、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血清重组人Dick-kopfx相关蛋白-1(DKK-1)、半乳糖凝集素-1(Gal-1)对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TNM分期、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腺癌类型分为甲状腺滤泡癌组(n=30)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组(n=70),选择同期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检查的50例甲状腺结节ABT-199使用方法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及血清DKK-1、Gal-1检测。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乳头状甲状腺癌组与甲状腺滤泡癌组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血清DKK-1、Gal-1水平,分析研究组的血清DKK-1、Gal-1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关系,分析超声造点击此处影联合血清DKK-1、Gal-1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的达峰时间、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血清DKK-1、Gal-1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研究组的曲线强度、最大灌注强度、平均灌注强度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滤泡癌组的达峰时间、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血清DKK-1、Gal-1水平明显较乳头状甲状腺癌组高,甲状腺滤泡癌组的曲线强度、最大灌注强度、平均灌注强度明显较乳头状甲状腺癌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患者的肿瘤直径≥2 cm、存在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Ⅳ期的血清DKK-1、Gal-1水平明显较肿瘤直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期+Ⅱ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联合血清DKK-1、Gal-1水平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明显较单一的超声造影检查、血清DKK-1、血清Gal-1检测高(P<0.05),联合检查与单一检查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的超声造影、血清DKK-1、Gal-1水平存在异常,血清DKK-1、Gal-1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肿瘤TNM分期、恶性程度相关,超声Oncological emergency造影联合血清DKK-1、Gal-1可提高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效能。

玻璃酸钠在半月板损伤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HA)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在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中的疗效及患者半月板损伤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46例半月板损伤KOselleckchem LY-188011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HA组,每组各2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HA组患者采用HA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膝关节MRI半月板Stoller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HA组患者治疗后12、24周的疼nerve biopsy痛VAS评分低于常规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后12周、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疼痛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Lorlatinib MW05);HA组患者治疗后24周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后12周、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膝关节MRI半月板Stoller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半月板损伤KOA患者,疼痛缓解更明显,长期改善关节功能更佳,不良反应轻微,但对半月板的修复无作用。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及细胞实验探究壮骨健膝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药效物质

目的 探究并验证壮骨健膝方(骨碎补、杜仲、秦艽、独活等组成)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药效物质。方法 基于壮骨健膝方药物成分自建数据库,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壮骨健膝方入血成分;通过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SEA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入血成分靶点,以“knee osteoarthritis”为关键词在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搜索膝骨关节炎相关靶点,将二者取交集后,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入血成分-膝骨关节炎作用靶点网络,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寻找核心成分与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细胞实验,以核心成分在血清中的浓度干预炎症滑膜巨噬细胞、退变软骨细胞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膝骨关节炎核心靶点指标的含量。结果 在壮骨健膝方含药血清中定性定量检测出6种原型入血成分,各成分及浓度分别为龙胆苦苷(1 002.02±51.60)ng·mL~(-1),佛手柑内酯(448.50±13.35)ng·mL~(-1),阿魏酸(225.60±9.61)ng·mL~(-1),獐牙菜苦苷(68.49±4.62)ng·mL~(-1),柚皮苷(2.34±0.09)ng·确认细节mL~(-1),柚皮素(1.69±0.07)ng·mL~(-1);6种入血成分靶点406个,膝骨关节炎疾病靶点2 492个,交集靶点155个,度值排前3位的核心成分分别是阿魏酸、柚皮素、龙胆苦苷,核心靶点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immunocorrecting therapy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基质金属selleckchem PLX4032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MAPK3)等;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壮骨健膝方通过多途径发挥其在膝骨关节炎中的药理作用,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凋亡过程、脂多糖的反应等;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阿魏酸组、柚皮素组、龙胆苦苷组均可明显抑制炎症滑膜巨噬细胞上清中IL-1β、TNF-α表达(P<0.05);三者均可明显抑制退变软骨细胞上清中MMP-3、MMP-13表达(P<0.05)。结论 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及细胞实验三方面的相互印证,揭示了阿魏酸、柚皮素、龙胆苦苷可能是壮骨健膝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核心药效物质,为该方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客观依据。

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搜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文献筛选从建库至2022年7月27日中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CT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独立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及数据提取,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质量评价,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篇Medical ontologie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1114名患者,包括观察组579名患者,对照组53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NSC125066试剂显著。总体有效率OR=4.72[3.10,7.18],P<0.000 01(治愈率OR=1.77[1.24,2.53],P=0.002);中医证候积分MD=-1.15[-1.38,-0.91],P<0.000 01;炎症指标MD=-6.32[-8.21,-4.42],P<0.000 1;DAS28评分MD=-0.46[-0.68,-0.23],P<0.000 1;副作用OR=0.37[0.19,0.75],Cobimetinib说明书P=0.005。结论:经研究发现,白虎加桂枝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但所筛选文献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存在偏倚风险。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清热利胆颗粒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清热利胆颗粒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获取清热利胆颗粒相关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胆石症相关靶点,并筛选出清热利胆颗粒治疗胆石症的潜在靶点。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潜在靶点的PPI网络,然后利用Cytoscape 3.9.0 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GSK2118436生产商再对核心靶标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1.5.6软件对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经TCMSP数据库筛选后得到清热利胆颗粒活性成份共75种,主要参与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谷固醇、豆甾Q-VD-Oph醇、柚皮素等,涉及胆石症相关靶点107个,通过PPI网络分析后我们得知AKT1、IL-6、TNF、EGFR、JUN是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的结果显示清热利胆颗粒涉及生物过程为1407个,涉及细胞组成67个,而涉及分子功能119个。主要通过脂质结合、氧化还原酶活性、转录因子结合、信号受体调节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发挥作用。KEGG富集分析显示清热利胆颗粒涉及通路160条,主要通调控化学致癌-受体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癌症中的蛋白多糖、HIF-1通路等相关通路发挥作用。结论:清热利胆颗粒主要作用于AKT1、IL6、TNF、EGFR等靶点并通过PI3porous mediumK-Akt、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相互作用及HIF-1等信号通路来促进炎症及癌症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从而发挥对胆石症的抗炎、抗肿瘤的治疗作用。此外发现EGFR蛋白是预防结石复发的关键靶点。

中药通过NF-κB信号通路干预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CRC)是全世界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起病隐匿,发病初期缺少特异性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现已成为消化系统肿瘤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CRCGW4869体内实验剂量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遗传、基因突变、炎症反应、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等因素。核转录因子-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有研究表明,作为连接炎症和癌症的分子中枢,NF-κB在CRC中高度表达,并通过调控细胞促炎因子、趋化因子、血管生成因子、转移因子及抗凋亡蛋白等靶基因的活性,促进CRC的发生发展。目前,CRC的常用治疗策略是手术、放疗和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但存在不良反应较大、转移率高、易产生耐药性等局限性。因此,需要寻找高效、低不良反应的药物来替代或补充当前的治疗。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CRC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CRC细胞的生长,从而在CRC的发病及病情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故而,基于CRC本Antibiotic urine concentration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该文总结和分析了中药靶向NF-κB信号通路干预CRC的机制和作用,梳理了具有祛邪、扶正解毒功效的10个中药复方及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类、苷类、萜类等37个不同类型的中药单体成分靶向NF-κB通路selleck化学防治CRC的研究现状,发现中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CRC细胞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并诱导细胞凋亡、恢复药物及放疗敏感性,进而拮抗CRC,以期为CRC机制的深入探索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评价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部分康艾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应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与临床检验的手段结合,通过整合和分析相关数据,观察病人临床症状的变化,探究康艾注射液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抗癌选择合理的辅助治疗药物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选取60例2020年10月至2022年Medically fragile infant12月在扬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名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化学治疗加靶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干预4个周期后,将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卡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毒副反应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降低(P<0.05),而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卡氏评分方面,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种中医症状方面,在改善心悸、乏力的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便秘、便溏、形体消瘦、纳差方面,两组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反应方面,观察组在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心脏毒性,周围毒性,过敏反应,脱发方面,两组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的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时,能使得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高,明显改善患者心悸、乏力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机体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第二部分康艾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研究康艾注射液治疗结直肠癌的相关机制。方法:运用TCMSP、GeneCards及OMIM等数据库检索出康艾注射液抗晚期结直肠癌的关键靶点,使用Venny网站制成Venny图,并获得疾病与药物之间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7.1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网站构建药物与疾病PPI(蛋白互作)网络图,进一步对康艾注射液抗结直肠癌的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软件Auto Duck Vina对康艾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康艾注射液MK-1775作用活性成分87个,潜在作用靶点220个,结直肠癌潜在作用靶点1417个,康艾注射液抗结直肠癌的关键靶点1 19个;GO功能分析度值排名前20靶点的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康艾注射液影响的通路主要有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通路、TNF信号通路及松弛素信号通路等。根据分子对寻找更多接结果的显示,表明药物关键成分与疾病蛋白对接良好。结论:康艾注射液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发挥对抗结直肠癌的作用,为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上对抗恶性肿瘤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固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固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科进行甲状腺囊肿固化治疗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全面综合的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Navitoclax体外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1)观察组在进行全面综合的优质护理措施后,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indirect competitive immunoassay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Tezacaftor纯度引导下聚桂醇固化治疗甲状腺囊肿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综合的优质护理措施,不仅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而且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为其预后提供重要保障,故值得应用推广。

尪痹胶囊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尪痹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4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90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关节囊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20 mg/次,1次/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尪痹胶囊,5粒/次,3次/寻找更多d。两组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VP-16生产商分法(VAS)和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2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而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6、IP-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15.56%,P<0.05)。结论 尪痹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Clinical forensic medicine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踝关节功能,有效减弱关节炎性反应,促进疼痛状态好转,且安全可靠。

褪黑素对卵巢摘除大鼠体内炎症状态及BMSCs成骨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卵巢摘除(ovariectomy,OVX)大鼠骨量、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对脂多糖刺激下BMSCs培养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和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5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双侧侧腹部切开缝合,OVX组行双侧OVX,OVX+MT组在双侧OVX术后行100 mg/(kg·d)MT口服干预。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液样本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用Micro-CT检测股骨远端,观察骨量及骨微结构变化并对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进行定量检测。取3只3周龄SD大鼠,采用全骨髓培养法提取股骨骨髓中的BMSCs并传代培养。经鉴定后取第3~5代细胞,用不同浓度(0、1、10、100、1 000μmol/L)MT干预并行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最佳浓度MT用于后续实验。将细胞分为成骨诱导组(A组)及成骨诱导+1/5/10μg/mL脂多糖组(B~D组),进行相应干预后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根据CCK-8法和ELISA检测结果,用刺激FUT-175分子量炎症效果最显著浓度的脂多糖以及最佳药物浓度的MT加成骨诱导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干预,并设为ETrace biological evidence组,同样采用ELISA法检测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之后分别对A、D、E组行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α1链(collagen typeⅠalpha 1 chain,Col1a1)、RUNX家族转录因子2(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表达水平。结果 ELISA和Micro-CT检测示,与假手术组比较,OVX组大鼠骨量减少,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经MT治疗后,OVX+MT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成功提取大鼠BMSCs,CCK-8法检测示100μmol/L是不影响细胞活性的最大MT浓度,将其用于后续实验。ELISA检测示,加入脂多糖刺激后,B~D组细胞培养液中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呈浓度依赖性,D组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组(P<0.05);E组加入MT干预后,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较D组显著降低(P<0.05)。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及RT-qPCR检测示,与A组比较,D组ALP和茜素红阳性面积百分比以及Col1a1、Run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经MT干预后E组上述指标均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可能通过降低大鼠体内炎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骨量Dibutyryl-cAMP临床试验产生影响;MT能降低脂多糖刺激引起的BMSCs炎症,并减弱其对BMSCs成骨分化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