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此类患者出院准备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SBE-β-CD作用资料问卷、出院准备度评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估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150例首次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50例首次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7.62±16.39)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居住方式、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视觉疼痛评分、化疗反应以及出院指导质量是肺癌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多关注首次化疗的老年患者的化疗反应、疾病症状以及应对措施。并针对老年化疗患者对家庭照护的需求,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出院指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来BIBW2992,以提高此类患者出院准备度。
血清多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胱抑素C(Cys 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医院体检者)和肺癌患者组(初次确诊肺癌患者),分别收集他们的CEA、NSE、CYFRA21-1、Pro-GRP、SCC及Cys C数据,进行比较;进而分析CEA、NSE、CYFRA21-1、Pro-GRP、SCC及Cys C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检验效能,从不同类型的患者和疾病的不同阶段分析它们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合ROC曲线,从而选出最优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提高临床对肺癌的检出率。结果:CEA、NSE、CYcutaneous autoimmunityFRA21-1、Pro-GRP、SCC及Cys C在年龄、性别表达上无显著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CEA、CYFRA21-1、NSE、Pro-GRP在T1期到T4期间,表达水平依次递增;CYFRA21-1与NSE在TNM期中Ⅰ期到Ⅳ期,表达水平递增;CYFRA21-1在鳞癌中,表达水平高于另外两种癌症;Pro-GRP在小细胞癌的表达水平最高;SCC随着肿瘤增大和淋巴转移其表达水平上升;Cys C随着肿瘤增大表达水平上升,随着肿瘤多处转移减小。通过对数据进行相应t检验和卡方检验,得出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出联合检测是可以提高诊断率的。其中两两联合检测中Pro-GRP+SCC高达0.905,CEA+NSE高达0.976,明显比单独检测敏感度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CEA与CYFRA21-1、NSE之间有相关性,Pro-GRP与NSE之间有相关性,其余各项之间是可以起互补的作用。结论:CEA、NSE、CYFRA21-1、Pro-GRP、SCC及Cys C在肿瘤不同分期、寻找更多癌症种类、肿瘤大小和肿瘤转移中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并且这些指标的联合检测是可以提高肺癌早期的辅助诊断率;肺癌表达Cys C水平和正常ABT-199纯度人表达的水平具有一定差异。
CCL5对人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敲低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CCL购买GSK1265促进A549细胞上皮间质软化(EMT)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细胞,应用shRNA敲低A549细胞中CCL5基因,分为阴性对照组(siRNA-NC)及实验组(siRNA-CCL5)。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CCL5mRNA表达;CCK-8、Transwell实验观察下调autochthonous hepatitis eCCL5表达后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及TGF-β信号通路TGF-β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敲低CCL5表达后实验组A549细胞CCL5mRNA表达下调(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A549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P<0.05)SB203580使用方法;Transwell实验显示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明显抑制(均P<0.05);A549细胞凋亡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提示E-cadherin蛋白水平上调,Vimentin蛋白下调,TGF-β蛋白水平下降。结论:下调CCL5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功能,促进细胞凋亡。CCL5可能是通过激活TGF-β通道促进A549细胞EMT。
夜间光暴露小鼠肝脏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观察夜间光暴露下小鼠肝脏代谢谱变化。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夜间光暴露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PacBio and ONT。夜间光暴露组光照/黑暗周期为24 hColforsin纯度/0 h,对照组为12 h/12 h,连续10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检测两组小鼠的肝脏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方法评价小鼠夜间光暴露建模效果,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两组小鼠代谢物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夜间光暴露组小鼠共检出9种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甘氨酸-甜菜selleckchem碱、谷胱甘肽、酪氨酸、甜菜碱、赖氨酸、次黄嘌呤、组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降低,甘露糖-6-磷酸含量升高。代谢通路权重分析显示,夜间光暴露对小鼠肝脏物质代谢通路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结论夜间光暴露小鼠肝脏关键差异代谢物为酪氨酸、蛋氨酸、组氨酸和甘露糖-6-磷酸等,可能影响氨基酸和糖代谢通路。
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和美金刚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me,V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120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IDN-6556供应商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美金刚治疗,研究组给予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治疗1周、1个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fg-4592.html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血清细胞Potentai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s因子水平[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研究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研究组NO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多奈哌齐、美金刚治疗年龄>60岁VD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智力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NO、BDNF水平,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基于Nrf2/HO-1通路的柴胡皂苷A对A549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柴胡皂苷A与顺铂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柴胡皂苷A组及联用组(顺铂+柴胡皂苷A),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培养24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C11-BODIPY荧光探针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FeRhonox-Naporafenib核磁1荧光探针检测Fe~(2+)含量,谷胱甘肽(GSH)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GSH和上清液LDH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转铁蛋白(Transferrin)、溶质载体家族40成员1(SLC40A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HO-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柴胡皂苷A组和联用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克隆数目显著减少(P<0.05,P<0.01),细胞内脂质过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氧化水平和Fe~(2+)含量显著升高(P<0.Aurora Kinase抑制剂01),细胞内GSH含量显著减少(P<0.05),细胞上清液LDH含量显著增加(P<0.01),SLC7A11、GPX4、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联用组细胞Transfer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顺铂组细胞SLC40A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顺铂组比较,联用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克隆数目显著减少(P<0.01),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Fe~(2+)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细胞内GSH含量显著减少(P<0.01),细胞上清液LDH含量显著增加(P<0.01),SLC7A11、GPX4、SLC40A1、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Transfer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柴胡皂苷A与顺铂联用能诱导肺癌A549细胞铁死亡,其机制与提高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及Fe~(2+)浓度,降低GSH含量及SLC7A11、GPX4、SLC40A1表达,上调Transferrin表达,抑制Nrf2/HO-1通路有关。
三仁汤联合抗阻运动在2型肥胖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三仁汤加减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对内脏脂肪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张家口市中医院2021年5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2型肥胖糖尿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化分为干预组(西医+三仁汤加减联medial plantar artery pseudoaneurysm合抗阻运动)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抗阻运动),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内脏脂肪、糖脂代谢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及舌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干CCRG 81045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脏脂肪面积、内脏脂肪量、全身脂肪百分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下降(P<0.05),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质(HDL-C)均显著上升(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2型肥胖糖尿病患Smoothened Agonist价格者可以有效改善糖脂代谢,通过内脏脂肪检测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利于完善后续治疗方案。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糖尿病衰弱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目的]对近10年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发表的糖尿病衰弱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2021年收录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核心合集中的1778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分别以国家、被PLX4032采购引文献、关键词为分析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近10年来,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cannulated medical devices核心合集中发表的糖尿病衰弱文献共1778篇;美国发文量最多,我国发文量排名第7;糖尿病衰弱的流行现状、糖尿病衰弱的影响因素、衰弱与糖尿病患者不良健康结局之间的关联是糖尿病衰弱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全球范围内糖尿病衰弱领域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仍diABZI STING agonist核磁需选用高效的衰弱评估工具在不同地区、场所开展更多糖尿病衰弱相关的高质量研究,为糖尿病患者制定合理的衰弱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骨髓穿刺及淋巴结活检确诊的4例BPDCN患者的临床特征、骨髓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均有骨髓及脾脏、淋巴结累及,2例皮肤浸润,3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骨髓中异常细胞形态可见拖尾状,免疫分型显示4例患Immune signature者均表达CD56、CD4和CD123,3例患者表达CD304。1例患者拒绝化疗早期死亡;2例患者初始应用DA+VP方案治疗后均达完全缓解,其中1例在复发后应用该方案再次达完全缓解;1例患者应用减低剂量DA+VP化疗无效,之后应用维奈克拉+阿扎胞苷Mirdametinib体内实验剂量达完全缓解。4例患者无疾病生存期为2-7个月,总生存期为2-33个月。结论:BPDCN患者的恶性细胞多浸润骨髓、脾脏及淋巴结并具有特Belumosudil纯度殊表型,且预后差。治疗方案应兼顾髓系及淋巴系,含新药的方案如BCL-2抑制剂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值得尝试。
近十年代谢组学技术在针灸调节机体代谢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概述
代谢组学强调将机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这与针灸整体性调节相契合,二者结合有助于深入阐释针灸的作用机理。本文对近十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针灸基础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从VP-16说明书代谢involuntary medication组学技术在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在针灸处方配穴研究中的应用、在针刺与艾灸治疗机制差异研究中的应用和在针灸调节机体代谢相关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归纳与概述。发现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观察针灸干预前后机体代谢产物数量、种类以及代谢通路的改变,从而推测针灸调节机体代谢的作用机制。但是,目前仍存在对代谢通路研PF-03084014究不够深入,代谢组学技术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应用较多而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应用较少等问题,有待于研究者们进一步解决以加强此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