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参芍胶囊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心肌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入的心绞痛患者10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52)与参照组(n=52)。参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服用参芍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指标血清指标[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P选择素(PS)、肌钙蛋白T(TnT)]、临床指标(心肌缺血总负荷、心肌缺血持续时间、24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elexacaftor.html斑块稳定性指标影像学指标(斑块体积、斑块数量)、血清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SGL-1、PS、TnT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总负荷、24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少于本组治疗前,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分别短于本组Biomass fuel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总负荷、24 h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斑块体积分别小于本组治疗前,斑块数量分别少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斑块体积小于参照组,斑块数量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MP-9、hs-CRP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BH589体内实验剂量 参芍胶囊可有效治疗心绞痛,促进患者心肌功能恢复,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联合检测诊断川崎病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急性期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炎症因子、心脏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在K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3月上海市儿童医院222例KD急性期患儿(KD组)和177例感染发热的非KD患儿(感染发热组)。采用流式荧光法检测患儿外周血13种炎症因子[selleck白细胞介素(IL)-8、IL-1β、IL-2、IL-6、IL-10、IL-4、IL-5、IL-12P70、IL-17A、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s CD25]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比较KD组与感染发热组外周血炎症因子和淋巴细胞水平的差异,并比较KD患儿丙种球蛋白静脉治疗(IVIG)前后各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145例KD患儿心脏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Alisertib细胞培养(NT-pro BNP)]与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与感染发热组比较,除IL-2外,KD组其sexual medicine他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P<0.05);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比、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升高,CD3~+CD8~+T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绝对值升高,CD3~+CD8~+T细胞绝对值下降(P<0.05)。KD患儿治疗后血清IL-8、IL-1β、IL-2、IL-6、IL-10、IL-18、TNF-α、s CD25均明显降低(P<0.05)。KD患儿外周血c Tn I、MYO未见明显升高;有62%的患儿外周血NTpro BNP明显升高,与IL-6、IL-10、IL-17A、IL-18、TNF-α、INF-γ、s CD25、CD19~+B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CD4/CD8比值呈正相关,与CD3~+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 KD急性期患儿存在炎症因子上调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NT-pro BNP联合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检测可更好地辅助临床诊疗。
基于蛋白微阵列技术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寒湿证凋亡相关差异蛋白
目的 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证凋亡相关差异蛋白。方法 收集正常人和RA寒湿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设计含有43个凋亡相关蛋白的抗体芯片进行检测,并以ELISA进行验证。结果 蛋白芯片结果显示,在43个凋亡相关蛋白中,其中10个上调,3个下调,差异表达最明显的是CD40、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与正常组相比,RA寒湿证患者CD40、 sTNFR2的表达显确认细节著升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CD40(AUC=0.8133)、 sTNFR2(AUC=0.8117)可作为RA寒湿证诊断标志物;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40与Fas、 Fas配体(FasL)呈负相关,sTNFR2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呈正相关,与精神健康得分(MH)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类风湿因子(RF)、 28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精力得分(VT)是影响CD40的危险因素,ESR、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抑郁自评量表(SAS)、 MH是影响sTNFR2的危险因素。结论 CD40、 sTNFR2是反RAD001映RA寒湿证凋亡相关的蛋白,与临床指标及凋亡指标密切Immediate Kangaroo Mother Care (iKMC)相关。
基于IL-6/miR-155轴探讨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
目的 观察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IL-6/miR-155轴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腺嘌呤、番泻叶分阶段灌胃,同时进行环境干预,结合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法制备脾肾阳虚型UC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非穴位敷贴组、穴位敷贴组和柳氮磺胺嘧啶(SASP)组,各组分别予相应处理2周。观察大鼠基本状况,对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7、IL-23含量,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6、IL-17、IL-23、miR-155、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ILNSC 125973抑制剂-6、p-STAT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与Treg细胞比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CMDI评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IL-8、IL-17、IL-23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肠组织IL-6、IL-17、IL-23、miR-155、STAT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IL-6、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血液Th17细胞比例升高,Treg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模型组及非穴位敷贴组比较,穴位敷贴组和SASP组大鼠DAI、CMDI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IL-8、IL-17、IL-23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肠组织IL-6、IL-17、IL-23、miR-155、STAT3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IL-6、p-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血液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结论 溃结宁膏穴位敷贴可能通过调控IL-6/miR-155LXH254配制轴调节genetic immunotherapyUC炎症反应与Th17/Treg细胞平衡,从而治疗UC。
针对性营养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中将常规护理与针对性营养护理相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择取于2020年1月-Evolutionary biology2022年9月期间我院接收护理Liraglutide溶解度的30例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予以实验组的患者实施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缓解疾病症状的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正确饮食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比较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患者都有所好转,其中接受针对性营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护理的实验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护理效果(P<0.05),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相比于实验组炎性因子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情绪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项目组MEK抑制剂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球蛋白各方面水平较对照组更佳,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用常规护理结合针对性营养护理予以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白芍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
目的:基于GEO基因芯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白芍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下载RA的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靶点;通过TCMSP、PharmMapper等数据库medical personnel获取桂枝-白芍药对的化学成分、药物靶点,运用Cytoscape 3.9.1、R软件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拓扑分析;应用clusterProfiler等程序包对于交集靶点进行Fulvestrant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结果:共获得17个药物化学成分,RA靶点3 781个、药物靶点410个;筛选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98个。PPI拓扑分析得出的核心靶点有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过氧化氢酶(CAT)、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A成员1 (SERPINA1)、组织蛋白酶B (CTSB)等;桂枝-白芍药对治疗RA主要化学化合物有二氢槲皮素、β-谷甾醇、(+)-儿茶素、芍药苷等。潜在作用靶点参与了胶原分解代谢过程、细胞外基质分解、炎症反应调节等生物过程,涉及通路有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Blebbistatin浓度号通路、细胞色素P450代谢等。分子对接显示,桂枝-白芍药对主要化学化合物与核心靶点间结合能有较高的结合活性。结论:桂枝-白芍治疗RA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的作用机制,为桂枝-白芍药对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Omicron BA.5.2变异株感染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炎症指标对疾病的预后预测作用
目的 分析OmicronBA.5.2变异株感染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炎症指标,筛选可能的预后诊断标志物。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8月1日-11月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OmicronBA.5.2变异株感染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比较4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炎症指标,采用多因素Lo获悉更多gistiPR-171 IC50c回归法分析各指标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纳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006例患者,其中男性1522例(50.63%)、女性1484例(49.37%);平均年龄为(58.72±18.01)(14~96)岁;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40.98%,1232/3006)、普通型(52.56%,1580/3006)、重型(4.26%,128/3006)、危重型(2.20%,66/3006);各组在合并基础疾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肺部疾病、恶性肿瘤、脑部疾病、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住院期间共死亡74例(2.43%),其中危重型46例(63.01%)、重型19例(26.03%)、普通型7例(9.60%)、轻型2例(2.74%),年龄≥70岁的死亡患者占比为75.68%(56/74),所有死亡患者均为合并基础疾病人群;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白蛋白水平是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RP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2),白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CRP、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immune-inflammationindex,SII)为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RP、SIRIAnti-retroviral medication与疾病预后呈显著正相关(P=0.027,P=0.025),SII与疾病预后呈显著负相关(P=0.021);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ratio,NLR)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均>0.70,对疾病严重程度分型的诊断价值较高;CRP、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D-二聚体、肌钙蛋白T(troponinT,TnT)、TnI、NLR、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ratio,MLR)对应的AUC均>0.70,对死亡或存活的预后诊断价值较高。结论 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的Omicron BA.5.2变异株感染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合CRP、IL-6、PCT、D-二聚体、TnT、TnI、NLR、SII、PLR、MLR的预测模型可早期识别Omicron BA.5.2变异株感染住院患者中的高危人群,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甲双胍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炎症和滑膜细胞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Met)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炎症和滑膜细胞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Freund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采用足爪肿胀度评分评价Met对AA大鼠炎症的作用。取大鼠滑膜进行原代滑膜细胞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Met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检测Met及Compound C对自噬相关蛋白——自噬效应蛋白Beclin 1抗体、P62表达的影响。结果 Met可改善AA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减轻足爪部肿胀,尤其是高剂量时效果更明显;Met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的大鼠滑膜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Met可抑点击此处制TNF-α刺激的大鼠滑膜细胞自噬,而Compound C可降低Met抑制自噬的程herd immunity度。结论 Met可改善AA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且可在体外抑制selleck 3-MATNF-α刺激的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自噬,其机制可能与Met激活AMP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相关。
华支睾吸虫来源的rCsHscB对小鼠炎症性结肠癌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华支睾吸虫来源的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 HscB,CsHscB)对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rCsHscB组(n=10),molecular pathobiology模型组(AOM+DSS,n=15),干预组(AOM+DSS+rCsHscB,n=15)。模型组和干预组按8 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AOM,1次/d,连续7 d。然后给予7 d 2%DSS饮水和14 d正常饮水,共4个循环。在给予DSS饮水的第4 d、7 d, rCsHscB组和干预组小鼠按照1.25 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FUT-175小鼠射rCsHscB蛋白。记录小鼠体重和生存状况,第84 d剖杀小鼠,测量结肠长度,记录结肠肿瘤个数,HE和Masson染色观察结肠病变,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IL-6、MCP-1和IL-10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α-SMA、MMP2、Occludin表达水平和ERK1/2、JNK、P38、AKT、STAT3的磷酸化及非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71.4%的小鼠结肠中出现肿瘤,小鼠体重和结肠长度显著降低缩短(均P<0.05),结肠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形成。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的生存率显著升高(P<0.01),体重、结肠长度和炎症纤维化均有所改善,仅有10%小鼠出现结肠肿瘤(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6和MCP-1显著降低(均P<0.05),IL-10显著升高(P<0.0501),α-SMA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elleck激酶抑制剂均P<0.05),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ERK1/2、JNK、P38、AKT和STAT3蛋白的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rCsHscB可能通过抑制MAPK和AKT/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改善AOM/DSS诱导的小鼠炎症性结肠癌。
八段锦结合PNF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能力干预效果的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采用为期12周的八段锦结合PNF干预,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步态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评估八段锦结合PNF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GSK126体内步行能力干预效果的研究。研究方法:本实验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八段锦组、B组PNF组和C组八段锦结合PNF组。每组干预前进行15分钟蜡疗。A组八段锦组每次干预55-65分钟,每周5次,持续12周;B组PNF组每次干预55-65分钟,每周5次,持续12周;C组八段锦结合PNF组先进行八段锦练习,再进行PNF练习,共55-65分钟,每周5次,持续12周。在干预前后分别使用关节活动度量角器对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使用Tecno Body数字化跑台对10m步行距离的步态相关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使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selleck抑制剂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研究结果:(1)不同干预方法对膝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和主动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组内比较:实验后三组关节活动度的变化优于实验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八段锦结合PNF组显著优于八段锦组与PNF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干预方法对步态影响:组内比较:实验后三组步态参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实验后八段锦组与PNF组步态参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八段锦结合PNF组明显优于八段锦组与PNF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不同干预方法对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疼痛、功能、活动度、稳定度、肌力的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实验后疼痛、功能、活动度、稳定度的指标八段锦结合PNF组均显著优于八段锦组与PNF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八段锦和PNF组可以增加患者的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八段锦结合PNF组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僵硬程度,增加膝关节活动度。(2)八段锦组和PNF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步长,有效的使步行周IVIG—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期延长、支撑相站立时间缩短、触地时间缩短、步速增加、步长增加,八段锦结合PNF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步行能力。(3)八段锦组和PNF组可以改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活动度、稳定性;八段锦结合PNF组可以缓解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僵硬程度,增强肌肉力量及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效改善膝关节的整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