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免疫预后指数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预测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和知网等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使用危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CI)来评估LIPI与ICI治疗的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疾病控selleck HPLC制率(DCR)之间的关系。结果 包含5 293例患者的8篇研究纳入此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危组SCH727965研究购买[衍生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3且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上限]和高危组(dNLR≥3且LDH≥正常值上限)及中危组(dNLR≥3或LDH≥正常值上限)相比,可以提高ICI治疗的NSCLC患者的PFS(HR=0.49,95%CI:0.42~0.58,P<0.000 01),OS(HR=0.29,95%CI:0.27~0.32,P<0.000 01)和DCR(HR=0.38,95%CI:0.25~0.medication characteristics59,P<0.000 01)。结论 LIPI评分可以成为预测ICI治疗的NSCLC临床疗效的生物学指标。

益血汤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Epigenetics抑制剂乳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者采用益血汤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乳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治疗(AC-T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益血汤治疗,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3周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个数、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两组治疗效果和对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个数、血红蛋白水平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周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个数、血红蛋白水平均提升,且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Canagliflozin纯度<0.05)。结BSIs (bloodstream infections)论:对于乳腺癌术后化疗白细胞减少患者而言,中医益血汤有助于其血小板数目及血红蛋白水平的提升,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慢性病对老年人质量调整生命年与经济损失的影响研究

背景 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身体健康状况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量化老年人的疾病与经济负担,能够更好地了解慢性病对个人及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目的 了解山西省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造成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损失与经济损失。方法 2019年6—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西省11个城市3 250例≥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状况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状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评估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基于中国EQ-5D-5L效用值积分体系来计算慢性病所造成的QALY损失,利用统计公报中人口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估算山西省2019年因常见慢phenolic bioactives性病造成的QALY损失与经济损失。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生活区域、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老年人EQ-5D-5L效用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获悉更多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EQ-5D-5L健康效用值的影响因素(P<0.05)。3 250例老年人中,1 901例(58.49%)患慢性病。患病率排名前5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29.45%(957/3 250)〕、糖尿病〔10.83%(352/3 250)〕、风湿或selleckchem VX-661类风湿关节炎〔10.28%(334/3 250)〕、听力障碍〔8.09%(263/3 250)〕、胃炎或消化性溃疡〔6.49%(211/3 250)〕。以山西省总人口估算,2019年山西省5种常见慢性病造成的QALY损失为2 078 685年,经济损失为95 045 792 940元。造成山西省QALY损失与经济损失最多的慢性病在大同、太原、吕梁市为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在晋城、阳泉市为听力障碍;在晋中、临汾、运城、朔州、忻州、长治市为高血压。结论 山西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不仅会造成老年人QALY损失,也会产生巨大的经济负担。不同地区存在的常见慢性病有所差异,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疾病防治的优先次序,明确健康管理的重点目标与人群,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睡眠、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3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延续组38例及常规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组除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外,在化疗间歇期的院外时间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使用癌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LC43)评定2组患者干预前及化疗结束后生活质量;患者睡眠情况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躯体功能、认识功能Other Automated Systems、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G510体外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提升明显(P<0.05),但社会功能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疗程结束后上述评分与常规组比较提升显著(P<0.05),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selleck化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延续组PSQI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间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胸部放疗时机的选择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胸部放疗时机的选择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局限期SCLwww.selleck.cn/products/mln-4924C患者102例,所有患者行序贯放化疗,按照胸部放疗时机选择不同分为早放疗组和晚放疗组,并评估两组初治化疗疗效。治疗结束后随访3年,统计患者生存情况。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局限期SCLC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早放疗组疾病控制(DCR)率高于晚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ovascular infection(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102例SCLC患者中有47例(46.08%)生存,55例(53.92%)死亡;死亡组年龄≥60岁、吸烟、初治化疗疗效为PD、晚期胸部放疗、selleck化学肿瘤体积≥135 cm~3、未行PCI比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初治化疗疗效为PD、晚期胸部放疗、肿瘤体积≥135 cm~3、未行PCI均是局限期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晚期放疗相比,早期化疗治疗局限期SCLC效果更佳,且年龄≥60岁、吸烟、初治化疗疗效为PD、晚期胸部疗效、肿瘤体积≥135 cm~3、未行PCI均是影响局限期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鞘花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研究黄樟鞘花Macrosolen cochinchinensis (Lour.) Van Tiegh.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聚酰胺、MCI Gel、ODS、SephadexLiraglutide化学结构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黄樟鞘花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酯醇乙酸酯(1)、β-香树酯醇(2)、羽扇豆醇(3)、环桉树醇(4)、菜油甾醇(5)、β-谷甾醇(6)、槲皮素(7)、槲皮苷(8)、没食子酸(9)、芦丁(10)、鞣花酸(11)、短叶苏木酚(12)、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AM-2282化学结构木糖苷(13)、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14),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黄樟鞘花中分离得到。以A549DNA Sequencing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化合物1~14对A549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化合物14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除化合物1、2和4外,其余化合物对A549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_(50)=9.277~42.241 μg/mL),以化合物14作用最强,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化合物3和化合物5~14可能是鞘花主要抗肿瘤活性成分,化合物14能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比较及对血清CRP、PCT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比较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胰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机器人组(n=26)和腹腔镜组(n=35)。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机器人组给予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CRP、PCT、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术后恢复情况BAY 73-4506价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机器人组禁食时间及排气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显著(P<0.确认细节05);治疗前,两组血清CA19-9、CA125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CA19-9、CA125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19YEP yeast extract-peptone medium-9、CA125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CRP、PCT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CRP、PCT明显升高,且机器人组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显著(P<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机器人组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44%、6.67%,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能够显著提高胰腺癌手术质量,且对血清CRP、PCT的影响较小,且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与腹腔镜手术较为接近,为患者提供机器人微创治疗是未来临床的必然发展趋势。

超声分类评估法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分类评估法预测乳腺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 235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检查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建模组(800例)和验证组(435例),用统计学方法对建模组特征进行筛选和获悉更多赋值,将总分值分段,创建分类评估法。绘制建模组总分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该法诊断效能,再将验证组代入以验PCI-32765临床试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肿块最长径、边缘及淋巴结皮质厚度、形态分型、血供类型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模组总分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3,验证组AUC为0.831,分值分段转移率符合预设。结论:超声评估分类法在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可靠性。

基于低剂量CT肺癌筛查构建影响肺癌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目的 探讨基于低剂量CT肺癌筛查构建影响肺癌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于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放射科行低剂量CT肺癌筛查的13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癌分为发生肺癌组与未发生肺癌组。通过调取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筛选出影响低剂量CT肺癌筛查构建影响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利用R软件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selleckchem析结果显示,性别(OR=1.251, 95%CAZD6738作用I:0.128~12.257)、年龄(OR=0.046, 95%CI:0.001~1.612)、吸烟史(OR=5.789, 95%CI:0.360~13.134)、胸部放射性检查(OR=42.425, 95%CI:1.922~3.126)、肺部阳性结节(OR=2.377, 95%CI:0.348~16.256)以及职业接触(OR=0.779,95%CI:0.037~16.287)等指标为基于低剂量CT肺癌筛查构建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以上6项指标建立相应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Bootstrap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17 (95%genetic distinctivenessCI:0.748~0.886),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准度与区分度。结论 性别、年龄、吸烟史、胸部放射性检查、肺部阳性结节以及职业接触为低剂量CT肺癌筛查构建影响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低剂量CT可较为有效地检出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legacy antibiotics讨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浆液性微囊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胰腺乏血供神经内AZD9291生产商分泌肿瘤和17例浆液性微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多层螺旋C购买PidnarulexT扫描,观察2组在病变部位、大小、边界、密度和强化峰值峰变化、CT值等影像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同时对重要CT影像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分析。结果 (1)2组在边界、纤维间隔、强化峰值时间、转移或侵犯、浮云征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部位、形态、密度、胰管扩张、钙化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平扫期CT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组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浆液性微囊腺瘤组,门脉期CT值则显著低于浆液性微囊腺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CT界限不清,无纤维间隔,动脉期CT值高,有远处转移或侵犯,多数无浮云征;浆液性微囊腺瘤CT可见蜂窝状,瘤体中心有纤维瘢痕,轻中度强化。故螺旋CT可作为鉴别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浆液性微囊腺瘤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