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ATP5A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研究ATP5A1表达变化导致结肠癌细胞分子及功能改变的机制,为针对结肠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结合生存期组织芯片研究ATP5A1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合TCGA数据库分析ATP5A1表达改变对结肠癌生存率MK-4827的影响。采用高分辨质谱分析ATP5A1表达改变对结肠癌总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CCK-8法分析ATP5A1表达改变对氧化磷酸化通路不同抑制剂的影响。结果 ATP5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癌旁组织,Inorganic medicine而患者的ATP5A1高表达预示着较长时间的生存期。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随着ATP5A1表达增加,结肠癌细胞各呼GSK J4分子式吸链复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尤以复合物II中的SDHB蛋白表达增高最为显著。TTFA和oligomycin A在低表达ATP5A1和SDHB的细胞系中表现出更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不同组分间的协同变化反映了结肠癌存在线粒体重塑现象,研究该现象有助于针对结肠癌采用更精准的治疗策略。
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目的 对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数据集进行分析,寻找关键调控信使RNA(mRNA)及靶向微小RNA(miRNA),为蒽环类药物致心肌损伤提供早期诊断标志物。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获得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相关基因表达谱数据(GSE76314),其对特异性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源性心肌细胞使用0μmol(A组)、1μmol(B组)阿霉素诱导24 h的mRNA表达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获得差异性mRNA表达谱;通过基因本体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表达mRNA发挥的功能;对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二次筛选,界定|FC|>2为明显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对上调和下调基因进行靶向miRNA预测。筛选出目标miRNA,使用5μmol吡柔比星诱导人心肌细胞后,通过qPCR验证目标miRNA表达情况。结果 数据集GSE76314得到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7个(|FC|>2,P<0.05),基因本体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在细胞黏附及脂质代谢等方面发挥调控作用;KEGG通路富集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PPAR、p53和甾体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对明显差异表达基因经miRanda和TargetScan软件进行靶向miRNMC3体内实验剂量A预测,选取条件为Score>170,EnergVibrio fischeri bioassaye<-30,发现miR-1273g-3p是金属硫蛋白1F与S期激酶相关蛋白2的共同靶向miRNA,miR-1273g-3p可能在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肌损伤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qPCR结果显示,经吡柔比星诱导后的人心肌细胞中miR-1273g-3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Angiogenesis抑制剂照组。结论 miR-1273g-3p可能通过重点调控金属硫蛋白1F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蒽环类药物致心肌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蒽环类药物致心肌损伤的有效的临床标志物。
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加假体联合补片乳房一期重建与保乳整形手术治疗乳腺癌比较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背景与目的: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早,保乳手术和乳腺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是避免乳腺癌患者失去乳房的合理选择。近年来保乳整形术式的推广使得小乳房患者保乳术后仍能维持较好外形。使用假体联合钛网补片(TiLoop Bra)的乳房重建技术相对简单,便于推广,也能在乳房全切后较好重塑乳房外形。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两种方法在手术效果与满足患者术后美观需求方面的优劣,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外科接受以上两种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接受保乳整形手术(保乳组)与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加假体联合补片selleck HPLC一期乳房重建手术(乳房重建组)的患者各40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信息,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信息,使用Breast-Q量表评估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保乳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上均明显优于乳房重建组(均P<0.001)。乳房重建组乳头麻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保乳组(P<0.001);乳房重建组发生皮瓣坏死4例,保乳组无皮瓣坏死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两组间血肿、切口感染、脂肪坏死和组织挛缩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性健康及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CL13900采购种手术方式的美学效果相似。皮瓣坏死为假体联合补片一期乳房重建中的严重并发症,背阔Bioavailable concentration肌肌皮瓣覆盖创面可作为补救治疗手段。满足保乳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优先考虑保乳整形的手术方式;存在保乳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但有乳房外形要求的,合理评估后实施保留乳头乳晕腺体切除加假体联合补片一期乳房重建也是一个可选方案。
超声心动图对升主动脉疾病患者血管弹性评估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升主动脉瘤、主动脉Stanford A型夹层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升主动脉血管弹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诊断为升主动脉瘤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以下简称A型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升主动脉瘤59例纳入A组,A型夹层65例纳入B组,另选取同期就诊者中患有高血压且无其他心脏疾病者65例纳入C组,70例健康成人纳入D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升主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同时,测量左侧肱动selleck MK-4827脉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并计算压差(PP),通CP-690550说明书过计算得出升主动脉的应变(AS)、僵硬指数(ASI)、扩张性(ADIS),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比较各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肱动脉收缩压、升主动脉内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升主动脉夹层与AS、ASI、ADIS的关系。结果 A、B、C组的男性比例均高于D组,SBP、DBP、PP、ASD、ASI数值均高于D组,AS、ADIS数值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ASD、ASI数值高于C组,而AS、ADIS数值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男性比例高于A组,ASD数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SBP、ASD及升主动脉夹层均与ASbioaccumulation capacity、ADIS呈负相关,与ASI呈正相关。其中,升主动脉夹层、ASD均为极强相关,与SBP也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价升主动脉疾病的血管弹性。A型夹层、升主动脉瘤、高血压均可降低升主动脉血管弹性,而A型夹层和升主动脉瘤可使血管弹性降低更明显。
髋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和非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比较
背景:髋部骨折和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内在的相互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比较髋部骨折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与否的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方法:2014年8月至2020年8月共有743例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将其进一步分为2型糖尿病组(118例)和非2型糖尿病组(625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碱性磷酸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和血磷)以及骨代谢LY2157299分子量参数(总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年龄相关的Ⅰ型交联C-端肽和25-羟基维生素D)。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与骨代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结果与结论:(1)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水平显著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P <0.001);(2)此外,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总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0.017)和年龄相关的Ⅰ型交联C-端肽(P=0.007)水平显著低于非2型糖尿病组;(3)空腹血糖与年龄相关的Ⅰ型交联C-端肽、空腹血糖与总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三酰甘油与总ⅠCardiac Oncology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血钙与25-羟基维生素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24(P <0.001)、-0.174(P <0.001)、0.075(P=0.04)和0.108(P=0.003);(4)该横断面研究发现髋部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转换状态(骨形成和骨吸收)较低;空腹血糖水平与总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和年龄相关的Ⅰ型交联C-端肽水平呈负相关;此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能有利于骨骼代谢并防止髋部骨折后骨折延迟愈合。
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浆androgen biosynthesis凝血酶原时间此网站(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的变化,为后续临床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5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胃癌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不同临床特征(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胃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胃癌组研究对象的血浆FIB、D-D、全血PL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PT、APTT、TT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TNM分期Ⅰ期相比,Ⅱ~Ⅳ期胃癌患者血浆FIB、D-D、全血PLT水平均逐渐升高,且Ⅲ、Ⅳ期均显著高于Ⅱ、Ⅰ期,Ⅱ期显著高于Ⅰ期,Ⅳ期全血PLT水平显著高于Ⅲ期(均P<0.05);selleckchem而胃癌患者Ⅰ~Ⅳ期血浆PT、APTT、TT及Ⅲ~Ⅳ期血浆FIB、D-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移组胃癌患者血浆FIB、D-D、全血PLT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均P <0.05);而两组患者血浆PT、APTT、TT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组胃癌患者血浆PT、APTT、TT、D-D、FIB、全血PLT水平均显著长于/高于高-中分化组(均P<0.05)。结论 胃癌患者较正常人群凝血功能差,且凝血指标与胃癌临床分析、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等情况密切相关,临床中可通过检测胃癌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变化,对患者进行诊断与防治。
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Family medical history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5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 分析术后皮下积液的高危因素。结果 115例患者中25例术后出现皮下积液, 发生率为21.74%, 其中发生在胸骨旁者8例, 腋窝处17例;拔管前出现13例, 拔管后出现VEGFR抑制剂12例。体质指数24 kg/m2、淋巴结清扫个数14个、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者皮下积液发生比例高于体质指数≤24 kg/m2、淋巴结清扫个数≤14个、未合并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者(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高体质指数、淋巴结清扫数目多、合并糖尿病AMG510 IC50、合并低蛋白血症是皮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体质指数高、淋巴结清扫数目多、合并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可增加乳腺癌手术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风险。
休闲身体活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背景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和认知功能障碍患病形势不容乐观,且高血压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因此探讨防治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并在社区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 探讨休闲身体活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8—12月,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在武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慢性病管理的≥65岁高血压患者770例。采用问卷调查,获取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休闲身体活动情况(包括6项认知活动和11项体育活动)、认知功能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测量]。采用多因hepatic impairment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MRTX849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休闲身体活动得分对MMSE各维度得分selleck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7项休闲身体活动每日参与频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39.4%(303/770)。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程、休闲身体活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OR(95%CI)=1.02(1.01,1.03)]、休闲身体活动得分[OR(95%CI)0.98(0.96,0.99)]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休闲身体活动得分是MMSE中注意力与计算力维度得分[b(95%CI)=0.02(0.01,0.03)]、语言能力维度得分[b(95%CI)=0.02(0.01,0.03)]的影响因素。将休闲身体活动方式细化分类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参与写作[b(95%CI)=0.34(0.12,0.95)]、每日参与棋牌游戏[b(95%CI)=0.21(0.06,0.7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偶尔/从不参与该项活动者。结论 休闲身体活动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性因素,主要影响认知功能的注意力与计算力、语言能力两个维度。每日参与写作、每日参与棋牌游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起积极作用。
腹腔镜远端胃癌D_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LASS队列的全国多中心研究2
(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652例患者肿瘤最大径为(4.5±2.0)c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19, 35)枚, 其中15枚570例, ≤15枚82例;淋巴结转移数目为4(1, 9)枚;肿瘤近端切缘为(4.8±1.6)cm, 肿瘤远端切缘VX-765半抑制浓度为(4.5±1.5)cm。652例患者中, 肿瘤Borrmann分型为Ⅰ~Ⅱ型255例, Ⅲ~Ⅳ型334例, 缺失Borrmann分型资料63例;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171例, 低-未分化430例, 缺失肿瘤分化程度资料51例;肿瘤病理学T分期T2期、T3期、T4a期分别为123、253、276例, 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分别为116、131、214、191例, 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分别为260、392例。(3)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652例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间为3(2, 4)d, selleck HPLC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3, 5)d, 首次进食全流质食物时间为5(4, 6)d, 术后住院时间为10(9, 13)d。652例患者中, 6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Clavien-Dindo Ⅰ~Ⅱ级、Ⅲa级、Ⅲb级、Ⅳa级并发症患者分别为60、3、5、1例。同1例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和系统并发症中, 发生率最高的分别为十二指肠残端瘘(3.07%, 20/652)和呼吸系统并发症(2.91%, 19/652)。69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转归并出院。(4)随访情况:6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110~193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124个月。298例术后复发转移患者中, 255例术后≤5年复发转移, 其中远处转移、腹膜转移、局部复发、多处复发转移、其他部位复发转移分别为21、69、37、52、76例;43例术后5年复发转移, 上述指标分别为5、9、10、4、15例;两者复发转移类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2, P0.05)。术后≤5年和5年复发转移患者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分别为62、193例和23、20例, 两者病理学TNM分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 P0.05);病理学T分期T2期、T3期、T4a期分别为42、95、118例和9、21、13例, 两者病理学T分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0, P0.05), 进一步分析, 两者病理学T2期、T3期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2, 2.08, P0.05), 两者T4a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 P0.05);病理学N分期N0期、N1期、N2期、N3期分别为19、44、85、107例和12、5、18、8例, 两者病理学N分期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 P0.05), 进一步分析, 两者病理学N0期、N3期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2, 8.47, P0.05), 两者N1期、N2期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5, 1.18, P0.05)。652例患者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1个月, 10年总生存率为46.1%, 其中病理学TNM分期Ⅱ期、Ⅲ期患者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6%、37.5%,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两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9, P0.05)。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D-二聚体水平在行根治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行根治术治疗的237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分布的三分位数分为三组,其中D-二聚体<0.50 mg/L者为A组寻找更多(76例),D-二聚体0.food as medicine50~0.86 mg/L者为B组(79例),D-二聚体>0.86 mg/L者为C组(8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率。结果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比例、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患者血浆癌胚抗原>5μg/L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91.6%(95%CI 81.7~95.3),B组为82.1%(95%CI 72.3~83.6),MDV3100浓度C组为70.1%(95%CI 56.8~71.1),三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和B组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D-二聚体水平可能是评估根治术后NSCLC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