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特异性RNA干扰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LOX基因特异性的慢病毒干扰载体(LOX-RNAi-LV),转染至乳腺癌细胞MDA-MB-231,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MDA-MB-231细胞中LOX及转移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LOX蛋白的表达,细胞侵袭试验(Transwell小室)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1例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OX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MMP-2、MMP-9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转染LOX-RNAi-LV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LOX mRNA和蛋白被明显抑制,抑制率分别为89.2%±1.3%LGK-974 IC50和84.4%±0.4%;干扰组细胞MMP-2、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96±0Ascorbic acid biosynthesis.021和0.571±0.099,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846±0.047,0.786±0.042)和空白对照组(1.000±0.000,1.000±0.000)(均P<0.05);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中,干扰组穿过Transwell小室滤过膜细胞数分别为47±2和63±2,均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100±1,11 8±2)和空白对照组(100±1,118±2)(均P=0.000);LOX蛋白在人乳腺癌、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6%(54/111)、26.1%(29/111)、2E7080生产商0.0%(4/20),乳腺癌组织中LOX蛋白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9)。LOX蛋白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LOX蛋白表达与MMP-2(r=0.262,P=0.005)、MMP-9(r=0.424,P=0.000)蛋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LOX可以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LOX和MMP-2、MMP-9转移因子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促进了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社区糖尿病不同筛查方法效果及可操作性比较
目的 评价不同社区糖尿病筛查方法的筛查效果和实用意义,为社区糖尿病筛查流程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抽取23 940名≥35岁中老年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测定,通过比较早发现流程、风险评分法、空腹静脉血糖(FPG)等筛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以及筛查过程中需要进行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比例评价不同筛查方法的筛查效果及可操作性。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的17 981名既往未确诊糖尿病者中,新诊断糖尿病前期者4 129例,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22.96%;新诊断出糖尿病者2 213例,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12.31%。早发现流程筛查未诊断糖尿病人群和糖尿病前期人获悉更多群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AUROC分别为87.3%、60.2%、0.479、0.858和61.0%、58.9%、0.199、0.620,风险评分法分别为96.7%、15.2%、0.119、0.680和93.3%、15.8%、0.091、0.602,FPG法分别为82.5%、87.5%、0.700、0.922和Blebbistatin体内实验剂量47.8%、86.0%、0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338、0.708。早发现流程FPG和OGTT 2h静脉血糖(2h PG)需检测人数比例为45.7%和42.6%,风险评分法均为86.3%,FPG法分别为100.0%和21.1%。结论 早发现流程可在获得较高糖代谢异常人群检出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静脉血糖检测人数,简化现场实施流程,可作为大规模社区人群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筛查的有效工具。
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发生持续咳嗽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后发生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 CA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并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后C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AP分为CAP组(34例)及非CAP组(46例)。CAP组无吸烟史、手术切除肺叶、切除气管树周围淋巴结、麻醉时间≥176 min发生率均高于非CA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Fer-1体内病理类型、TNM分期、纵膈淋巴结、切除肺叶、纵隔淋巴切除方式、下肺韧带、有无胸水、气胸几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患者手术范围、气管树周围淋巴结、麻醉时间是影响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后C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吸烟史是肺癌胸腔镜Tailor-made biopolymer肺切除术后CAP发生的保护因素(Pselleckchem PLX-4720<0.05)。结论 影响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后CAP的因素较多,其中患者切除肺叶、气管树周围淋巴结、麻醉时间为危险因素,吸烟史是该病的保护因素,在临床干预中需综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治疗,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
芪地糖肾方抑制IRE1α/XBP1s改善高糖诱导足细胞内质网应激的研究
目的 观察芪地糖肾方通过肌醇依赖酶1α (IRE1α)/剪接型x-框结合蛋白1 (XBP1s)抑制高糖诱导的条件永生化小鼠足细胞(MPC5)内质网应激(ERS)的作用。方法 以MPC5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筛选高糖造模浓度和时间以及中药干预浓度。将MPC5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地糖肾方组,分别予完全培养基、35 mmol/L高糖培养基、35 mmol/L高糖培养基+芪地糖肾方冻干粉溶液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GSK J4体内实验剂量检测足细胞中硫氧还蛋白相购买LY2157299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NLRP3)及ERS相关通路IRE1α、p-IRE1α、XBP1s、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PERK)、p-PERK、激活转录因子6 (ATF6)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PC5细胞p-IRE1α/IRE1α、p-PERK/PERK、XBP1s、TXNIP、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1,P <0.05),ATF6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芪地糖肾方组能够显著下调高糖诱导的Mnonprescription antibiotic dispensingPC5细胞p-IRE1α/IRE1α、XBP1s、TXNIP、NLRP3蛋白表达水平(P <0.01,P <0.05),但p-PERK/PERK、ATF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地糖肾方可以通过抑制IRE1α/XBP1s途径过度活化,减少下游TXNIP和NLRP3过度表达,从而改善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内质网应激。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miRNA-155及SOCS1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加味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肾组织microRNA-155(miR-155)及细胞因子信号AZD6738体内实验剂量转导抑制因子1(SOCS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ON)和建模组。建模组使用高糖高脂饲料进行为期6周的喂养后,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35 mg/kg)建立DKD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OD)、加味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DBTL)、加味当归补血汤中剂量组(DBTM)、加味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DBTH)、厄贝沙坦组(Inon-medicine therapyRB),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20周,CON组与MOD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20周结束后收集尿标本,全自动分析仪分析大鼠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取材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马松(Masson)三色染色法、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病理学变化;Real-time PCR检测DKD大鼠肾组织miR-155、SOCS1 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DKD大鼠肾脏标本中SOCS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相比,MOD组大鼠UACR值明显升高(P<0.01);MIR-155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SOCS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Crizotinib MW);与MOD组相比,IRB组及DBT各剂量组UACR均显著降低(P<0.01);DBTM组、DBTH组及IRB组SOCS1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DB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MIR-155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DBTM组、DBTH组及IRB组中SOCS1表达显著提高(P<0.01)。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降低高糖状态下miR-155的表达,提高肾组织内SOCS1的表达,减轻肾脏损害,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高血压和衰老为主要危险因素的脑小血管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以SKPT-330化学结构H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时间的D-半乳糖诱导的方法构建以高血压和衰老为主要危险因素的脑小血管病动物模型。方法18只SH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D-半乳糖150 mg/(Cryogel bioreactorkg·d) + 4周组、D-半乳糖150 mg/(kg·d) + 8周组、D-半乳糖150 mg/(kg·d) + 12周组,每组6只。另设6只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造模期间,每周采用无创血压计监测大鼠血压变化;造模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变化;称重法检测大鼠脑指数、胸腺指数、脾指数和肝指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SOD、GSH-Px、MDA、NEFL含量和CALB/SALB指数;HE和LFB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前额叶皮质细胞Alisertib生产商形态、脑室微出血以及胼胝体髓鞘损伤情况。结果与WKY组比较,随着D-半乳糖注射时间的增加,各组SHR大鼠血压升高;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胸腺、脾、肝各脏器指数降低;血清中T-SOD、GSH-Px含量减少,MDA、NEFL水平和CALB/SALB指数上升;脑组织前额叶皮质细胞病变数量增多,血管周围间隙和三脑室背侧微出血量增大以及胼胝体髓鞘空泡化加重。其中以D-半乳糖150 mg/(kg·d)注射12周组大鼠的病理生理变化最显著。结论SHR大鼠注射D-半乳糖150 mg/(kg·d) 12周可复制与人类CSVD疾病状态接近的CSVD动物模型。
基于UPLC-Q-TOF-MS~E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地安消胶囊干预2型糖尿病的主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目的 运用UPLC-Q-TOF-MS~E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黄地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E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黄地安消胶囊后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确定药物的入血成分,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中检索T2DM相关作用靶点。所得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黄地安消胶囊28个入血原型成分作用于495个靶点,与782个T2DM相关靶点交集获得黄地安消胶囊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靶点基因141个;PPI进一步筛选出关键靶点VEGFA、AKT1、SRC、EGFR等。GO富集分析中生物学过程条目5050个,细胞组分条目431个,分子功能条目802个;KEGG富集分析获得与关键靶点相关通路19条。RT-q PCR和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黄地安消胶囊含药血清可调控HUVECs中VEGFA、AKT1hepatic fibrogenesis、SRC、EGFR的表达。结论 黄地安点击此处消胶囊28个入血成分中木兰花碱、高良姜素、槲皮素等可能通过作用于VEGFA、AKT3-Methyladenine化学结构1、SRC、EGFR调控AGE-RAGE糖尿病并发症和AMPK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IL-6、PCT、CatS、Gal-3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KD025核磁(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组织蛋白酶S(CatS)、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2例T2DM患者,将其根据是否伴有冠心病分成单纯T2DM组(n=62)和T2DM合并冠心病组(n=40)。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IL-6、PCT、CatS、Gal-3水平。对比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冠心病组间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心功能指标差异,并分析血清IL-6、PCT、CatS、Gal-3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单纯TGW-572016研究购买2DM组、T2DM合并冠心病组的血清IL-6、PCT、CatS、Gal-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2DM合并冠心病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而两组间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Microbiota-independent effects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低于单纯T2DM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IL-6、PCT、CatS、Gal-3水平与LDL-C水平、HOMA-IR均呈正相关,而与LVEF、LVESV、LVEDV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IL-6、PCT、CatS、Gal-3水平呈异常高表达,且和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和心功能密切相关,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辅助评估价值。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糖尿病视网BAY 73-4506膜病变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雷珠单抗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眼底出血面积]、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CP-690550体内实验剂量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OPs、眼底出血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Surgical antibiotic prophylaxis后、治疗后3个月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视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生物絮团系统中不同养殖比例对松浦镜鲤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区生物絮团系统中池塘不同养殖比例对主养鱼松浦镜鲤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生物絮团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在池塘生物絮团系统中设置3种不同养殖比例,即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照80:20、75:25、70:30投放鱼苗,养殖190 d时比较不同养殖比例浦镜鲤的肌肉营养成分ethanomedicinal plants、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不同养殖比例间松浦镜鲤肌肉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前肠和后肠的消化酶活性不同养殖比例间差异不显著,均以75:25的较高;中肠的消化酶活性中,75:25的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70:30,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其他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肝脏抗氧化指标中,丙二醛含量75:25显著高于70:30(P<0.05),与80:20间差异不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以75:25的最高。血清生化指标除75:25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7MS-275核磁0:30和80:20外(PF-03084014小鼠P<0.05),其他指标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絮团系统中,松浦镜鲤与其他鱼类按照75:25投放时的蛋白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高于其他处理。松浦镜鲤与鲢鱼、鳙鱼和草鱼按75:25的投放比例较适宜松浦镜鲤生长。